言情小说网 > 我做生产队长的日子 > 第460章 徐华要娶玉霞,寅飞又来取经

第460章 徐华要娶玉霞,寅飞又来取经


看来还都没跟家里说,杨玉霞那边倒好说,只不过徐华这边

        卫兰想到这里,默默的摇摇头,心想:如果徐华父母知道了杨玉霞的情况,不知道会不会同意他们结婚?

        其它的也不便多说,卫兰说:“这是好事,也是喜事,明天问一问远中,看他有什么建议!”

        徐华道:“我就说这两天去跟他商量商量呢!”

        李静萍道:“又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你们还瞒我们,有意思吗?”

        徐华笑了笑说:“不是马上就要告诉你们了吗?谁知道你们倒先发现了。”

        吕玉衡拍了拍徐华的肩膀,朝他点了点头,表示支持他。

        卫兰说:“行吧!都回去睡吧,天也不早了。”

        第二天,徐华真的去找了吴远中,吴远中有点惊讶。

        他想了想,问徐华:“你想好了吗?”

        徐华知道吴远中的意思,他坚定的点了点头。

        “那你们都跟你们的家人说过没有?”

        徐华略一迟疑,但他很快回答说:“还没有,杨玉霞刚刚同意跟我搞对象,我们寻思着先来征求你的意见。”

        吴远中思考了片刻,点点头说:“杨玉霞是个苦命的人,你到现在依然这么喜欢他,我很高兴。

        “你想娶她,她也愿意嫁给你,当然是皆大欢喜的事

        “但我的意思是,还是要征求一下你们父母的意见。

        “如果都没问题,婚礼就在生产队里,我给你们操办!”

        吴远中表了态,徐华很高兴,他对吴远中说:

        “那行,我们马上就给家里写信,把情况跟家里说一说。”

        晚上吃过饭,吴远中去找张晓娟。

        此时的张晓娟,已经高中毕业了。

        没有推荐上大学的名额,她回到了生产队,现在在酱油厂做质检的工作。

        她本来是能留在县里当工人的,但她挂念吴远中,想和吴远中在一块。

        所以才选择回乡的。

        吴远中的父亲去世,也满了三年了。

        这两天,母亲和张晓娟家正在商讨吴远中和张晓娟的婚事。

        时间初步定在了年底。

        吴远中去找张晓娟,她认为吴远中是来说结婚的事。

        没想到,吴远中说的是徐华和杨玉霞要结婚的事。

        张晓娟毕竟在县城上过高中,受过教育,思想相对比较开放。

        她并没有惊讶,她感觉也很正常。

        张晓娟说:“徐华一直都喜欢杨玉霞,只是以前杨玉霞不喜欢他,或者说杨玉霞没感到他的好。

        “对于以前来说,徐华没有机会。

        “而现在,杨玉霞受过一次挫折,她也改变了很多的看法。

        “她心里想的也和以前不一样了,她现在可以接受徐华。

        “徐华也不介意她以前的事,我觉得,这对他们两个人来说,都是好事。”

        吴远中点点头说:“我主要是担心他们的父母那边,杨玉霞那边可能还好说些,但徐华那边估计不好说。”

        张晓娟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吴远中接着说:“当年杨玉霞嫁给张亮,徐华的父母都知道。

        “虽然说他们不知道后来的事,但光是杨玉霞结过婚这一条,估计在徐华父母那里都说不通!”

        张晓娟想了想说:“怪不得徐华先来给你说,就是想听听你的意见,也许是想让你帮忙呢?”

        吴远中说:“徐华没说让我帮忙的事,再说,我该怎么帮忙呢?”

        “等等吧”,张晓娟说:“他们如果确定要结婚了,肯定要回家一趟,说不定到时就来找你帮忙了。”

        吴远中点点头说:“能帮的肯定帮,我也希望他们能结婚。”

        几天后的星期天,三姐和李寅飞,带着他们的宝宝来看母亲。

        三姐的宝宝已经三岁了,是个男孩,取名叫李思诚。

        不过三姐又怀孕了,她一直想再要个女孩。

        大姐也来了。

        大姐是和三姐约好的,每人月的第一个星期天,雷打不动的来看母亲。

        母亲的身体还很好,不过现在吴远中不怎么让她出工了。

        她又闲不住,就在家里养些蚕。

        这一养,倒还养上瘾了,养蚕的技术也日渐提高。

        三间堂屋,倒处都是蚕架。

        反正养蚕也不是很辛苦,吴远中也就不管她了。

        大姐来的早些,三姐来到的时候,母亲和大姐正在院子里坐着说话。

        二哥和二嫂还没有放工,二哥的几个孩子也都上学去了。

        院子里很安静。

        三姐他们进院后,母亲接过了孩子。

        李寅飞就出去了,他去找吴远中。

        最近这一两年,每次三姐和李寅飞来走亲戚,李寅飞都是去找吴远中。

        他让吴远中陪着他在生产队里走一走,看一看。

        吴远中所做的每一个项目,他都要了解清楚。

        回去后,他都会写成案例,在其它生产队推广。

        这几年来,吴远中不光在做固有的经营项目,也在尝试新的其它多种经营项目。

        有失败的,有成功的。

        有些经过自己验证,不适合自己生产队的。

        还有些,还在验证中。

        好在果园、鱼塘、酱油厂、猪场这些固定的项目稳定盈利。

        才能让吴远中有资本,有底气去做各种尝试。

        很多生产队是没有办法做这些的尝试的,所以李寅飞只能每次来取经,才去传授给他们。

        这样的话,对大家都好,降低了其它生产队尝试的成本和风险。

        虽然感觉对吴张生产队,对吴远中不公平。

        但对整个公社来说,是值得的,也是必须这样做的。

        这一点吴远中很理解,他对李寅飞也没有任何保留。

        自己所有做过的尝试,都一五一十、清清楚楚的告诉了李寅飞。

        吴远中想:如果所有的社员,都因为自己试的错、自己走的弯路,而过的更好一些,挣的钱更多一些。

        这不正是自己想做的吗!?

        生产队里也有人不理解,质问吴远中:

        为什么把自己投入了资金和人力,好不容易才总结出来的经验,毫无保留的告诉李寅飞?

        让李寅飞拿去给其它生产队做参考,让这些生产队在公社年终评比的时候,与我们竞争先进。

        吴远中笑着说:“公社里给的那些荣誉都是虚的,它先进得的再多,谁能有我们生产队分的钱多?”


  https://www.xxyanqing.net/book/93673685/56032185.html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xxyanqing.net 言情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2.xxyanqing.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