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纸老虎 > 第9章 第9章

第9章 第9章


按常理,一般开学的头几天,家长们都是比较重视的,往往还没到放学时间,便有家长在校门外等孩子出来。

        但是在镇东小学这里,就连送孩子上学的家长都不多。

        因为都是附近工地上的孩子,还有不远处安置小区的孩子,离得都很近。

        于依澜在一年多前就为周于菱升学做了准备:她在周于菱读大班的时候就考了注册会计师,在今年合同到期之前,在过年前低价出手了库房里的存货,并且找到了商业综合公司的财务工作,这样虽然挣得比之前少了点,但也有时间去接送周于菱上下学了。

        周于菱想寻找张氏兄弟的身影,但是在接连几天看到他们和刚认识不久的新同学撒着欢跑出校门后,就很少再到隔壁班等他们放学。

        她经常呆呆地望着对面隔了一整个水泥足球场和跑道的幼儿园和学前班方向,感到很泄气。

        明明是待了很久的地方,却平白生出了一种被排斥的感觉。

        “鱼鳞鱼鳞!”好在旁边的黄安淇让她不至于在小学部找不到一丁点属于自己的存在感。

        虽然周于菱和黄安淇一样,也是壮族,但她却不会说属于这个少数民族的语言。

        黄安淇因为从小就学着说壮语,普通话的发音有点平翘舌不分,叫起她的名字,听着总是像“鱼鳞”。

        不过她一点也不介意,甚至有点喜欢这个好玩的名字。

        因为她嗓门又尖又大,常常刚回到后门,便开始叫唤她的名字,次数多了,大家也这么叫,因此也结识了一些同学。

        其实班级里不少人早就对她留了印象,只是周于菱因为孤单和慢热,郁闷了好一段时间,所以还没有融入集体,导致大家对她很好奇。

        慢热和融入集体的经历,在周于菱这里是头一回。

        毕竟在之前的几年,总是和林策、彭康悦还有张让张渠在一块,没有这种“孤军奋战”的感觉。

        学期过半,周于菱的存在感在班级里,不,甚至在年级里狠狠地刷了一波。

        源自教育局统一组织的期中考试。

        周于菱语文考了满分,数学与满分也仅一分之差。

        对于这所小学的生源来说,这样的成绩算得上是出类拔萃了。

        不少孩子还弄不懂拼音的时候,周于菱已经开始看妈妈淘回来的二手书——《伊索寓言》了。

        这对这所学校那些任教已久的老师来说,更是一针兴奋剂。

        “谁说我们老学校没有孩子考重点初中的?我看这孩子就是苗子!”班主任黄老师激动地摘下了老花镜,把周于菱的卷子摩挲了一遍又一遍。

        镇东小学近十年来,被新建的实验小学、城南小学夺走不少城市户口的生源,前年刚建起来的祥和小学更是又把它挫了两节。

        近几年收到的都是一些农村户口的借读生生源,因为基础差,心思不在学习,父母管得松,导致镇东的重点初中的升学率一降再降,这两年更是一个都没有。

        镇东小学已经在市里的小学名单上被一些父母视作龙潭虎穴了。

        因为于依澜女士的先见之明和培养,周于菱可谓是对课程得心应手,在老师办公室里如鱼得水,获得不少老师的青睐。

        很快,她就在班级里与大家熟络起来,并且被老师任命为新的班长,原来的班长则退居二线——成了副班长。

        学校像是一个小社会,这句话不仅放在大学里如此,其实放到每一所学校里也不无道理。

        树大招风。

        “不就是学习好吗?她还会什么?”男孩愤愤不平的声音传进周于菱耳朵。

        “凭什么抢我班长的位置?”刚刚被卸任的班长蒋西南很不服气。

        周于菱面对这样的质问,自然也是很不服气的,但她想起了不久前黄老师叮嘱她的,要团结同学,便忍了忍,“这是老师的决定,你要是觉得不满意,那我们可以去跟老师说。”

        蒋西南是个急性子、性格刚直的小男孩,听到这话,更是直接拉住了周于菱,要往老师办公室跑。

        周于菱本以为能吓唬住他,可他这认真的劲儿,属实不像被唬住了,反而是她犹豫了,担心被老师批评没有做好团结同学的工作。

        眼看着蒋西南就要把她从座位上拽起来了,她更加担心了,但也只好跟着他起来往外走。

        老师的办公室往往在教学楼的最左边,蒋西南执拗又认真地拉着她往办公室的方向走,教室里还有不少看热闹的同学探出头来看着两人的拉扯。

        周于菱仗着女孩早长高的优势,终于在离办公室还有一步之遥的地方甩开了他,又重新拉住他往楼梯间去。

        她急中生智,“我们要是一起去找黄老师,她说我们两个不团结,把我们俩一起撤职怎么办?”

        蒋西南虽然执拗认真,但是这确实是有可能会发生的事情,所以还是先停下了动作。

        “那我要是连副班长也被撤职,也是怪你!”蒋西南感觉自己十分憋屈,自己明明数学也考了99,但是不过是语文比她差了十分,就被换下去了。

        “那为了团结,我们俩一起管班怎么样?”周于菱确实也害怕被黄老师说,本来只想吓唬一下蒋西南,谁想到他会动真格。

        上课铃很快打响了,两人约定好在长达二十分钟的大课间后到这个楼梯间商量分工的问题。

        周于菱胆子不够,计谋还是有点的。

        第二节课是新单元的数学测试,老师当堂判卷,一遍又一遍地讲着错题。

        测试的题目不难,都是作业和课本上例题相似的题目。

        但周于菱因为刚刚课间的插曲,做题速度骤然比平日慢了些,导致最后一问的单位漏写了,被扣了一分,最终离满分又是一步之遥。

        课间,老师让周于菱帮忙从小组长那里收卷子的时候,忍不住提醒了一两句:“周于菱啊,老师知道你成绩比较好,但是下次再仔细一点好吗?”

        数学老师是一位头发花白得厉害,都快要可以称作老太太的大龄教师;她说话的语气十分和蔼,却让周于菱骤地红了脸。

        “还有一些,五十多分,六十多分的同学,”老太太抬起头,“那些同学的基础不够好,不像你和其他有基础的同学,要是他们简单的题目不会做的话,你可以多帮助他们……”

        周于菱答应了几声,慢慢地走了神。

        老太太口中有基础的学生,就是像她这样,家里边还算注重教育的家长提前辅导过的一些知识,还有极少数极个别给孩子报过学前辅导班的学生。

        之前彭康悦在暑假,就被她妈妈送去了本市有两家连锁门店的“世纪教育”,学习珠心算和学前数学辅导,在仅仅几次见面的时候,她都大力控诉了这些辅导班占据了她整个白天,还得配合着老师做那些幼稚的游戏。

        就连张氏兄弟都被白阿姨送进了世纪教育的竞争对手——英特英语,每周一三五地灌输26个英文字母。

        她当时无比庆幸,于依澜女士仅仅只是买了算术书和临摹的中英文字帖以及英语光盘给她。

        不过这仅限于在当时经济压力的情况下,周巍每月只支付一千元的抚养费,于依澜刚刚到新岗位,还在领试用阶段的工资,花个两三千报一个月的班,日子属实会过得有点艰难。

        相比之下,林策就幸福得多。

        林策搬了家以后,大家到他家一块吃过一顿饭。

        周于菱还记得,她穿着他家新买的36码拖鞋还是有点大,导致她走起路来一绊一绊的。

        林策带大家参观他的新房间,还让周于菱试着坐上他那一把软椅子。

        他的书桌架子上的书除了一些儿童读物和漫画书,都是些幼儿园和学前班的旧书,偶尔出现一本《唐诗三百首》和《百科全书》,没有像周于菱书桌上的那些《算数十章》、《小学拼音解析》之类的书。

        大家谈起在暑假上的辅导班,林策却十分轻松地玩着手里摁一下就冒出气泡把小圈圈推起,套上柱子的小玩具游戏机,“我不上辅导班,反正那些小学都会学的。”

        与此同时,客厅里的大人也在讨论着孩子们为小学做准备的事情,但因林程居夫妇的教育理念不同而被草草带过了。

        他们俩认为,只要孩子在该学习的阶段,给予他一个好的环境,让他能够认真学习相对应能力的知识,那就没有必要再提前学习了。

        至于那些报辅导班的费用,不如积攒下来买台新电脑放家里,让孩子们和时代接轨,多接触接触互联网世界。

        这让每天做一页算数和临摹一页字帖的周于菱很是羡慕。

        此刻周于菱脑子里隐隐约约冒出来点担忧,林策会不会因为没有老师口中所谓的“基础”,也考出五六十分的成绩来?

        他在新区的新建的小学,听大人们说,那里的学生几乎都是城镇户口,那里厉害的人会更多吧?

        万一他考不好,会不会像在镇东小学一样,会被老师叫去办公室单独谈话?

        ……

        很快,这些担忧在几个月后的农历年末被一一破除了。


  https://www.xxyanqing.net/book/48077276/55158422.html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xxyanqing.net 言情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2.xxyanqing.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