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世景如婳 > 第24章 五一村的哈姥姥和振兴养猪场

第24章 五一村的哈姥姥和振兴养猪场


孙书记开始带我去其他村子交流了。
  从五一村开始,五一村是一个很普通的村庄,没有什么优势,所以发展也一般,人口也是松江公社七个村里人口最少得一个村,而且大多数都是老人和孩子。
  不过孙书记最重视的就是这个村子,除了别的村都有发展方向外,就是因为这个村都是老人,老人有很多很多的故事。
  五一村有一位老人,活了九十八岁了,据说她知道很多很多的事情,无论是精怪故事,还是当地很多年前的传说,而且她很擅长说这些故事,讲的精彩绝伦的。
  不过,据说她年纪大了之后,记忆有些不好了,有的东西反复的说,有的东西说错了,后来她又改回来,改来改去的,很多年轻的孩子都不相信她说的话了,这些年来也很少有人再去找她听她讲故事了。
  孙书记无论如何都想见一见这位老人家,要和她好好聊一聊。
  但老人家真的太会讲故事了,开口没几句,差点没把我吓哭,孙书记让我和张红军大哥一起出去转转。
  张红军大哥负责开车,现在也坐在车上,见我跟着了火似得从人家院子里跑出来,赶紧下车询问。
  我不要面子的吗?
  所以我只告诉他,想到附近看看,观察一下附近的环境。
  张红军大哥是个不爱多话的人,听我要观察环境,只是点头,不再多问,然后就一直跟着我。
  有人陪着保护,我就更大胆了些。
  五一村附近都是林子,成片成片的林子,这些树木长得非常好看,树干笔直,枝繁叶茂。
  我们顺着树林往里走,没走一会,就看到了一个小水渠,联通着一条河道。
  滨巴镇只有松江一条河流。
  所以我问张红军大哥:“这也是松江的一条支流吗?”
  张红军大哥站在河边,顺着河流过来的方向看了看,点头:“是,这里应该就是金运河。”
  我一怔,急促的问:“就是那个传说中金运河?”
  张红军大哥不明白我为什么这么激动,他看了我一眼,才说道:“那就不清楚了,当地人都是这么认为的,不过早些年也有些人过来探查,还有准话。”
  也是,传说中的那条金运河早就因为河道枯萎,消失在了历史之中,后人只能通过历史残留的一些线索,对比着山川变化,才能得到疑似的答案。
  不过。“既然五一村也有水,为什么不能和江北村一样,成为产粮大户呢?”不懂就问,我问张红旗大哥。
  张红军大哥指了指河里:“河里有东西。”
  我疑惑,看过去:“什么东西呀?”
  张红军大哥说:“村里人经常能在这条河道里捡到很多值钱的宝贝,五一村当年也很是发达了一阵子。可是,后来···”张红军大哥深深的看了我一眼,低沉着嗓音说:“后来,这里,死了好多的人,好多好多,有从前的人的尸骨,也有村里和外来探宝的人的尸体,血流成河,尸骸遍野。”
  我下意识的打了个抖,吞吞口水问道:“红旗大哥,你小时候,是不是经常来听哈姥姥讲故事?”
  张红军大哥哈哈大笑:“是呀,哈姥姥还是我太爷爷的丈母娘,我小时候就在五一村长大的。”
  “啊?”太爷爷的丈母娘?那不就是···太奶奶的母亲?是叫祖奶奶吗?祖姥姥?“那你怎么都不进门呀?”
  张红军大哥笑完,还有些落寞,然后说道:“我太爷爷娶了几房妻室,哈姥姥的女儿,很早就去世了。不过我太爷爷一直把哈姥姥当长辈,我小时候我爹还每年来给哈姥姥拜年。只是···”
  原来,哈姥姥一把年纪,家里儿孙死的死跑的跑,就剩一个玄孙,跟张红军大哥一起参军。
  两人跟亲兄弟一般长大,后来,两人一起出任务,张红军大哥命大,留下一条命,在医院里抢救了好久才救回来,哈姥姥的玄孙却没留下命。
  现在供养哈姥姥的人,就是哈姥姥玄孙的媳妇儿,有个闺女,没改嫁,张红军不敢见哈姥姥,因为哈姥姥年纪大了有些不清醒,一见到张红军就想起玄孙,每次都哭的不能自己。她年纪大了,谁也不敢让她那么哭。
  张红军大哥的情绪不高,我也没再找他说话,再到旁边转转,就回了哈姥姥的院子。
  院子里有一个小娃娃,蹲在水缸旁吃果果,看见我进来,吓了一跳,然后又看见了张红军大哥,马上笑开了花。
  张红军大哥把手指放在嘴唇上,小娃娃便没有大叫,只是开心的撞进张红军大哥的怀里,然后小声的叫:“叔叔,你什么时候来的?”
  张红军大哥也小声说道:“一大早来的,大妞儿一大早怎么就不在?”
  大妞儿小声说:“大妞儿一大早就跟娘去市里换粮去了呢。”
  说着,从院子里的灶房出来一个穿的很朴素军绿色上下装,头上绑着两个大麻花辫的女人。
  张红军大哥看见女人,小声叫了声:“嫂子。”

  哈嫂子看见张红军大哥的时候,还很高兴,但下一刻就看见站在旁边的我,脸色忽然一变,然后笑的很僵硬的问:“红军,这是你对象?”
  啥?这可不兴说。我赶紧打招呼:“哈嫂子,我是今天来探望哈姥姥的孙书记的秘书,张红军同志是村里派给孙书记的临时司机,刚才孙书记跟哈姥姥聊天,我就出去转了转。哈嫂子,这个点该做饭了吧?我带了粮,我来做吧,您忙别的。”
  说完,我赶紧去车上拿下带来的粮。
  我带了不少二合面的包子馒头,还带了混好的二米饭,肉也带了一小块,还有一个大白菜,除此之外,还有几块糕点和糖果。
  拿了包,我走到大妞儿身边,给了她一块糕点和几颗糖果,大妞儿眼巴巴看着,然后转头看向张红军大哥,张红军大哥点头之后,才接过来,幸福的吃着。
  我又跟哈嫂子打了招呼,才进了灶房。
  村里玩的花,我这个城里人见得少。
  张红军大哥对哈嫂子怎么样我没看出来,但是哈嫂子对张红军大哥,那必定是神女有心了。
  不过这事儿吧,当事人都说不清,我就不掺和了。
  二米饭煮了一大盆浓粥,蒸了包子馒头,大白菜炒了瘦肉,肉虽然不多,但大白菜多,应该也够吃了。
  我单独把白菜和瘦肉留下一部分,切得细细碎碎的,煮的软软烂烂的,这样哈姥姥就可以直接吃了。
  吃完午饭,孙书记打算在到旁边找其他老人聊聊,然后他也看了金运河,跟我也聊了聊金运河的故事。
  孙书记表示,如果金运河真的存在过,那在这里的可能性很大。
  不过,以目前我国的鉴定能力来说,未来十几二十年内,都比较困难,毕竟我们的国力重点并不在这些上面。
  五一村孙书记现场就记录了两个本子的东西,走的时候我又给大妞儿留了一把糖,跟哈嫂子道了谢,三个人回了江北村。
  第二天,我们又去了振兴。
  振兴这个村,其实并不大,还没江北村一半大,但振兴村的村民在好些年前就开始养猪,这里头还有个故事。
  振兴村这个村,是在山里头,村里的人属于山民,那时候还没有发展梯田,地不好种,村里人大部分不是选择打猎,就是采集,靠山吃山,采药采果子采菌子都看天意,好多青壮年都把命丢在山里头了。再加上缺衣少食,好多女孩子但凡有可能,都往山外嫁。
  男人容易死,女人往外嫁,这个村怕是存续不长了。
  建国后没几年,国家也算慢慢稳定了,当时的村长一咬牙,开始偷偷养猪,不是养个一两头,三四头,是带着全村的人,养上几十头。
  这种事,无论是当时还是现在,一旦泄露出去,那都是要丢命的。
  六零年的时候,黑省发生了一件境外人员参与的一系列违法犯罪活动,那些境外人员霸占了一间古寺庙,在里面假装是出家人,发展了一批无知或根子里就坏掉了的贪婪的人,从事拐卖人口、贩卖毒物、盗取国家财产等非法乱纪的活动。
  这件事情引起了某些领导的注意,往上报到国家,国家派遣了一批精英部队,经过艰苦的取证围猎活动,再加上振兴村村民不畏生死的帮助国家部队在山里搜索,最后成功将整个犯罪集团捕获。
  详情外人是不清楚了,但当时振兴村的事情曝光,上头的领导发话,要求振兴村将养猪的技术共享出来,就允许他们自己开设养猪场,并且免除他们之前犯错的惩罚。
  也不是没惩罚,当时振兴村养的四十几头猪,贡献出去一大半作为其他村试点养猪的资本。
  那可是二十几头猪啊。
  不过能光明正大开养猪场养猪,付出二十几头猪也不是不划算的。
  现在的振兴村可是有一百多头猪了,几乎每个月都有几十头猪出栏,现在黑省的肉不用跟浙城等外地那样有钱有票都买不到,都是多亏了有振兴养猪场。
  我没学过母猪的产后护理,在养猪场根本插不上话,而且养猪场有专门的大厨,做的一手一流的红烧肉和杀猪菜,我舌头都快被吞掉了。
  饭后,我简直就跟个迷妹一样,在大厨房盯着大厨,就算不能学一手,偷点师也行呀。
  偷师是不可能偷师的。
  大厨看我的馋样儿,给我单独打了两个大饭盒的红烧肉,就把我打发了。
  一顿饱和顿顿饱之间,我想选顿顿饱,但可惜,算了,两盒红烧肉已经非常幸福了。


  https://www.xxyanqing.net/book/42826559/61626341.html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xxyanqing.net 言情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2.xxyanqing.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