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世景如婳 > 第33章 年后闲话

第33章 年后闲话


张淑英主任在村里的地位不容小觑,江海涛当天就被从知青院拖走了,据说是因为他昨晚跟毛薇动了手之后,还跟在大屋跟江芊芊两人大言不惭的说了些让整个知青院都感觉不适的话,以至于本来只是跟我或跟严苏知青关系好的人不满,最后第二天早上张淑英主任带着大队长和村支书找过去的时候,整个知青院的知青都站出来作证了。
  江家兄妹当时就傻眼了,江海涛直接被拖走,还气愤不已,一会说知青院的人都欺软怕硬欺负他一会哭求再给他一次机会。
  江芊芊又想道德绑架,张淑英主任直接说,再作妖把她一起退回知青办,江芊芊什么不敢说了,躲在房间里,只有吃饭的时候才出来一会儿。
  这些都是胡建军王凯旋郑国庆三人过来吃饭的时候说的。
  这几天都在休息,孙书记跟胡建军等人也是真投机,胡建军还搞来几瓶酒,我也贡献出浙城的上好黄酒,本来都是拿来做菜的。
  我也当真做了一次全茶宴,让孙书记和大队长村支书以及比较亲近的村民们也感受了一下浙城专属的特色菜肴。
  用茶做菜是一种非常特别的烹饪方式,将茶的独特香气和味道融入菜肴中,为菜品增添新的风味。还可以用普洱茶做卤水汁、用碧螺春做茶水蒸饭等。需要注意的是,葱、姜、蒜等重味佐料在茶菜中应少用,以突出茶的本味和健康要求。同时,茶叶也不宜与豆腐一起做成菜肴,因为豆腐中含有丰富的钙,而茶叶中的鞣酸会影响钙的吸收。
  总的来说,用茶做菜不仅可以为菜品增添独特的风味,还能发挥茶叶的保健功效。不过,由于茶叶的味道较为独特,因此在烹饪过程中需要掌握好茶叶的用量和烹饪时间,以避免影响菜品的整体口感。
  最好吃的茶菜优选龙井炒虾仁,这是一道非常经典的茶菜,将新鲜的河虾剥皮,用盐和生粉搓擦,然后沸水烫熟。接着,将泡好的龙井茶与虾仁一起放入油锅内烹炒,加少许盐后即可出锅。这道菜口感鲜美,虾里透着茶的清香,茶叶嚼起来也别有味道。不过可惜大冬天的河里都冻上了,即使打冰洞也只能打到鱼。
  不过还是可以做个茉莉花茶竹筒饭,上等的茉莉花茶泡好后,将大米、腊肠、腊肉、芋头、干葱等食材一起装入特制的竹筒中,然后倒入茶水,一起放入蒸锅中蒸制半小时左右。这道饭茶香四溢,油而不腻,回味无穷。
  除此之外,还做了普洱炖排骨、乌龙茶鸭肉、红茶熏鸡三个主菜。
  另外,在浙城还有好些用茶叶做的茶点,也做了好几种。
  最后再煮了一个茶叶粥,使用绿茶煮成浓茶汁去渣,加大米、白糖和水熬煮。这道粥有解腻消食的功效,像冬天吃了这么好些肉食,吃一下这个粥还是很不错的。
  除此之外还是另外做了几个普通的荤菜和清炒了几个蔬菜,一桌席面也是体体面面的,不管喜不喜欢吃茶菜的,都吃的心满意足。
  王凯旋喝了几杯酒,哭着喊着要抱我大腿,死活不想回知青院了。
  胡建军气的要打人。
  毕竟,严苏知青两人也一起过来吃饭了。
  严知青倒是没做声,苏知青一如既往的很温柔。
  据说最近严知青找了几个相熟的村民,请村民帮忙去收拾整理老赵叔家里的西边房,他们是要办婚礼的,还是要差不多一点。
  我知道之后,单独拿了一份钱给苏知青,想搭个顺风车一道翻修一下屋子。
  老赵叔家里还是很大的,他刚到江北村的时候,只分到一间小房子,但为了娶妻建房的时候,直到妻子家有岳母和刚出生的弟弟,他就把屋子建的很大,左右两边各有四个大房间,倒座的位置是棚屋用来养牲口的,正房还有四间屋子,房间都不小,就是中间隔出来一间分两间都不嫌小。
  严苏知青租下三个房间,还可以共用灶房和院子,在村里不算差的,张三顺家的房子,也不过就是两间正房,左右各一间小房间,一间厨房一间茅厕。
  最重要的是,老赵叔家有一口井。
  村里有井的人真不多,村里有河道,但江北村很大,河道主要流经田地,有的村民担水还要走上半个小时,比如村委离地头就挺远的,要走上十几分钟,甚至我都在村里这几个月都没去过田地里。
  当然村委虽然没有井,但村委是有自来水的,不过是定时定点放水。
  村委的条件确实比村里其他房屋条件好,比如村里不仅限电,而且村里其实大半人家都没有通电。
  村里也通自来水,除了村委,通水的人家还是很少的,不过村里还有好几个放水点,每天准时放水,附近的村民就定时过排队挑水,比去河里担水方便多了。
  而且冬天河里结冰了,但自来水管经过特殊保护,还是有水的,再就是在冬天的时候,有井水的人家比较方便了。
  翻新之后,我还打算给老赵叔的屋子接上电,即便是限电,但至少有的用。

  冬日闲下来,我也开始慢慢绣各种绣品,姐姐上个月生了个小姑娘,我提前寄过去的黑省特色虎头鞋拨浪鼓之类的小玩意儿刚刚好赶上,听说姐夫特别开心,没事就拿这些小玩意儿逗孩子玩儿。
  嫂子早就说想要我帮宝宝绣些小衣服小鞋子,我能绣,但我不会做小衣服小鞋子呀,早先就请人帮我做了好多,现在没事儿就一样一样绣,争取过年这些日子绣完,等不封路了,就去市里寄回去,只是不知道能不能赶得上了。
  还有牛嫂,给她的小宝宝准备礼物也不是说说而已,我也没啥别的拿得出手的,大概还是要做绣活儿,牛嫂的宝宝出生的时候大概也五六月了,天气转热,我想着要么绣个小肚兜儿,当个新鲜玩意儿,无论男孩女孩应该也都没啥。
  跟严苏知青的关系近了不少,我也找严知青帮我做了几个桌屏的架子,严知青虽然没做过,但在沟通之后说清楚了,严知青确实做出了桌屏架子。
  我挑了一幅青竹的刺绣,把桌屏放在了孙书记的书桌上,孙书记表示非常喜欢。
  晃晃悠悠的,二月就在大风大雪中过去了,天气也渐渐开始回温,三月初,老赵叔开始注意天气,不过还是到了三月中才开始隔三差五的往市里走。
  开春之后,大队长和村支书甚至是张淑英主任都频繁的去往市里,开不完的会议,抢不完资源。
  大队长和村支书心情都还不错,松江公社毕竟是数一数二的富裕区,深受市里领导的重视,有什么好的政策和帮扶,领导们基本都不会忘记松江公社。
  张淑英主任的心情就没有那么好了。
  江北村民风淳朴思想开阔,十分尊重女性,但其他地方不一定这样,张淑英主任去市里参加妇联的各种会议,听到不少其他地区女性和儿童受到不公对待的事例,心情十分沉重,这个时候开始,张淑英主任开始有了去往其他的地方工作的想法。
  我和张淑英主任每天几乎吃住都在一起,可以说是第一个发现她想法的人,对此我十分支持。
  江北村尊重女性的风气真的非常令人神往,我自然有希望越来越多这样的地方。
  同时我也希望张淑英主任多考虑一下自身安全问题,江北村是张淑英主任的家,她出生在这里,生长在这里,大队长是她堂哥,村支书也是她堂哥,整个江北村七成村民都姓张,都是一个祖宗出来的,张淑英主任又是市里的妇联干事,整个江北村,甚至是整个松江公社,怕都没有人不敬她三分。
  张淑英主任平时也十分的风风火火,行事直接,无论怎么样,大队长和村支行也会给她兜底。但如果在外面其他的地方,她孤身一人,就需要注意了。
  张淑英主任是有理想又有冲劲的人,得到我的支持之后,她找了个时间,和大队长村支书交谈了,又去见了她的大哥。
  大队长和村支书都还好,都是经过政治学习的人,但张淑英主任的大哥,就很不开心了,他不管妹妹想去做什么,他只觉得妹妹一把年纪了,不愿意嫁人就不嫁,他活着可以养妹妹,他死了他儿子孙子也孝敬妹妹,妹妹可以有政治理想,可以有抱负,但去其他的地方在他看不见的地方,吃苦受罪被欺负也看不见,他就受不了。
  张淑英主任的大哥张定英今年六十多了,是一位标准的如父长兄,也是一位标准的封建大家长,想把所有家人都护在羽翼臂膀之下,尤其是张淑英主任在婆家被欺辱离婚回来,他接纳了张淑英主任,那张淑英主任就是他一定要保护的人。
  好在最后张老爷子也遵循了家长熬不过熊孩子的定论,被张淑英主任说服了。
  在得到几位兄长的支持之后,张淑英主任在之后去市里开会的时候,提出了申请。


  https://www.xxyanqing.net/book/42826559/61626332.html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xxyanqing.net 言情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2.xxyanqing.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