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世景如婳 > 第35章 跟兰花婶子和王寡妇换粮

第35章 跟兰花婶子和王寡妇换粮


中午没麻烦牛嫂做吃的,老赵叔问我要不要去看看,我想了想,还是明天自己做点好吃的给送过去补一补。
  回到村委大院,把买的东西收拾收拾,又从粮仓里把剩下的腊八粥食材找出来,放在灶房里,然后开始算着请谁做衣服。
  苏知青是会做布拉吉,给孙书记做的中山装也可以麻烦她做一下,会显得很时尚。
  老赵叔的外套用的是牛仔布,那普通的针可穿不懂,得用粗的不得了的大头针,又长又粗,手里没点力气实属做不动,要么等会问问王寡妇或兰花婶子。
  还在算着布料,兰花婶子就提着篮子急匆匆的过来了。
  兰花婶子也不来虚的,张口就说到:“小陆知青,我晓得这腊八粥里的豆子果子都是精贵玩意儿,听到王寡妇要跟你换,我就赶紧找你了,先跟你换,你看,我带了一篮子永常稻。”
  我看了一眼,心底动了动,兰花婶子真的是疼孩子,别家一年到头也就换一篮子永常稻给老人孩子吃,兰花婶子直接拿一篮子换腊八粥,我再大方也不可能一篮子换一篮子。
  我笑着说:“先跟您说好的,自然先紧着您,再说王婶子那边只要核桃,腊八粥少了这玩意味道也没差啥,不怕的。”我挽着兰花婶子进了灶房,把牛仔布拿出来给她看看说道:“正要跟婶子打听个事儿,婶子也知道张主任最近忙,刚巧婶子来。我今儿买了些布,这布厚实的很,也不知道村里有谁能做,婶子有没有知道的人?”
  兰花婶子听了,伸手一摸,笑道:“说了不怕你笑话,咱们村用过这布的,也就你婶子我了。当年我也是给制衣厂做活的,不怕你知道,婶子我不识字,制衣厂当年说啥也不给我职工的岗位,气的我呀,再也不给他们做活了!”
  我捂嘴笑,也就兰花婶子这么刚,听说兰花婶子五六个儿子,各个都是干活的一把好手,兰花婶子家也确实是村里数一数二的富户,不过都是勤劳致富,兰花婶子持家也是一把好手,再加上这些年兰花婶子家的儿子一一娶妻,也是兰花婶子家大概风水好,娶进门的儿媳妇儿一个崽子一个崽子的往外蹦,现在兰花婶子家一水十几个的小崽子,也难怪一顿腊八粥能换一篮子永常稻。
  我赶紧接口:“那不知道婶子方不方便帮忙做几件?就一件工作外套和两件围裙。”
  工作外套一般是连体的,收手收脚的,做什么粗活脏活都弄不脏里面的衣服了。这个有点难度,但也难不到哪去,做起来也快,像是兰花婶子这样的熟手,一整套做下来也不要小半天。
  围裙就更简单了,画个模剪下来再稍微修一修就好。
  但这材质就需要本事了,一般的姑娘家大多动不了这么粗的针。
  兰花婶子也没拒绝,只说:“你这怕不是没有能用的家伙什,报下尺寸给我,这就剪了足够的布料我拿回去做,明后日就能给你送来。”
  我一边报了老赵叔的尺寸,围裙一件按我的尺寸报大了一码,另一件按常见的尺寸做,一边拿了剪刀,就见兰花婶子比划了一会,利落的一刀剪了下去。
  说完这个事儿,我把兰花婶子带来的永常稻装进灶房里的粮袋里,然后给兰花婶子配腊八粥的食材,装了满满一篮子,递给兰花婶子,再兰花婶子惊讶的眼神里说道:“婶子,常例是您帮着做衣裳,剩下的碎布头子都是您的,我再备上一份工钱。这不买了这么多布料,手里的钱不趁手,婶子护着我点,别跟人说了,别让人又说我不会过日子。”
  兰花婶子愣了愣,有点不信,但又想到什么,笑容更真挚了些,柔和的说道:“闺女,难怪人家说你这闺女好,你也太实诚了些。你呀,是得好好学着过日子了,老赵是有十个工分,但他年纪大了,也不知道还能做几年,村里也没人跟他学养牛的手艺。你现在虽然也有十个工分,但孙书记也待不了多久,他走了之后,也不知道你会被安排去哪,能有多少工分。”
  我正想着这回事,便又小声说道:“不瞒婶子说,我最近也在想着给老赵叔收个徒弟,一个是给老赵叔找个能帮着干活的助力,另一个是老赵叔确实年纪大了,有个人能学会老赵叔的手艺,也让老赵叔过些年安心养老。”
  兰花婶子神色一动,抓着我的手就小声问道:“闺女,你真这么想?你不怕老赵的手艺教给别人,以后他就不吃香了?”
  我笑笑,“婶子你说啥呢,别说这门手艺也不是一时半会学会了就行的,就算接了赵叔的衣钵,难道村里和那徒弟就真的完全不讲情理了?便是赵叔养老了,村里也会按规矩给赵叔口粮的。”
  这徒弟也至少在老赵叔还在的时候,跟孝敬爹娘一样供应孝敬,孝敬的多少村里也有规定的。
  兰花婶子便说道:“闺女,婶子不跟你说虚的,婶子六个儿子,十几个孙子,头三个孙子已经十岁上下了,老赵那养牛的粮草,都有我那三个大孙子的功劳。你放心,无论我哪个儿子哪个孙子跟着老赵学徒,都会把老赵当长辈孝敬,我孙子都得叫你一声姑姑!”

  啊这,辈分升的有点高。
  虽然我叫老赵叔是叔叔,老赵叔也把我当闺女,但我跟兰花婶子家那几个小崽子相差不了几岁,兰花婶子说的那三个大孙子,都快比我高了,就连叫我姐姐,都害羞的脸通红,这一回头得叫姑姑了,那不得羞得钻哪个缝里了?
  还挺···让人兴奋的。
  那十好几个大侄砸,再看看他们爹,那就是十好几个以后每个都会长得虎背熊腰的大侄砸,得劲儿。
  兰花婶子把布料往篮子上一盖,挎着篮子就风风火火的往家跑,大概是准备跟家里商量让谁学养牛。
  我羡慕的看着兰花婶子的劲头,黑省的女性跟浙城的女性真的差很多,在浙城我也见过很多满怀自信的高知女性,但那是知识改变命运。
  黑省不一样,黑省还保留着很多旧习,即便是富裕区,和浙城的富裕也差了不止一星半点。但黑省的女性自身所带的那种大气,是生活上一把抓带来的。
  黑省,滨巴市,松江公社,很多女性都跟男性一样赚取工分,家里家外一把抓,性格泼辣直爽,江北村作为产粮大户,有的女性虽然没有下地赚工分,但因为村里多年女性地位提升,即便不赚工分,也是家里家外一把抓,在家庭里也是说的上话的。
  所以江北村,像是张淑英主任,兰花婶子,不论她们识不识字,他们都是一样的风风火火,一样的泼辣直爽,让人钦羡。
  看着兰花婶子出了院子,我回头在早上蒸上包子馒头,提了一小袋核桃仁,也拿了个小篮子,放一个罐子和两个大碗,跟在院子里忙乎的老赵叔说了一句,就去了王寡妇家。
  王寡妇在家看着儿媳妇儿做饭。
  原本王寡妇的儿媳妇儿没这么老实,但那不是最近发现王寡妇竟然是“女中豪杰”不是,立刻老老实实服服帖帖的,还乖乖巧巧的在家做饭洗衣,洗衣还好,也就是可能洗不干净,做饭要是没做好,那是能吃死人的,所以王寡妇就要在旁边盯着。
  见到我过来,王寡妇的儿媳妇儿有些防备:“你是谁?来干嘛的?”
  我愣了愣,王寡妇回头就笑着叫道:“小陆知青来了呀。”然后瞪着儿媳妇儿说道:“这是小陆知青,过来换豆腐的。”从我手里接过篮子,递给她儿媳妇儿,“去打几块豆腐,再打一碗豆腐脑和豆浆,多打点,你说的那核桃,我可是去市里也没找到,我打听来打听去,就只有人小陆知青有,都是人家家里人从浙城寄过来的,人家从嘴里省下来给你吃的,你可要知道好歹。”
  方知青听了,马上笑容满面的说道:“是小陆知青呀,我这不是没见过小陆知青嘛,长得真的是好看。”接过篮子,转身就往后面走:“你等会儿,我去给你拿豆腐和豆腐脑,我跟你说,我婆婆做的豆腐可是比市里豆腐坊做的都好吃嘞。”
  我保持微笑:“谢谢嫂子。”
  方知青进屋子里打豆腐,我把另一只手里提的核桃仁递给王寡妇,王寡妇拿到手里颠了颠,嘴里说道:“哎呦,这么多,我那点豆腐可不值当。”
  我笑着说:“婶子,你不知道,我可爱吃豆腐脑了,从小饭都不吃,就爱吃豆腐脑,整天整天的吃。我也不知道您会做,这不好几个月没吃了。”
  王寡妇吃惊:“哟,不吃饭,单吃豆腐可不行呀,你这小闺女,难怪瘦瘦小小的,小孩子还是要多吃饭的。”
  我害羞的点点头,一副受教的样子。
  王寡妇又说:“我平时也不咋做豆腐脑和豆浆子,你要是喜欢,以后我多做些,做好了让你嫂子给你送过去。你这一袋子核桃,婶子给你送一个月,你看行不?”
  我没什么可不可以的,我是真喜欢吃豆腐脑,这种纯豆浆也是好东西,就是每天早上喝也是好的,都养身子。
  方知青提着篮子回来了,直接递给我,我跟王寡妇和方知青道了别,提着篮子往回走,出了门才听见王寡妇跟方知青交代,顺带抱怨:“你看看你,非要吃这核桃,这玩意贵的,我得连做一个月的豆腐脑和豆浆给人家换,明儿起,你自己个自觉点,给人小陆知青送到村委大院去。”
  “啥?!一个月?咋这么黑呢?”方知青的嗓子都尖锐起来了,但我还没走两步,她就惊喜的说道:“呀,这咋是核桃仁?”
  王寡妇急切的问道:“咋?不是核桃?搞错啦?”
  方知青欣喜的说道:“不是,就是核桃,这是剥了壳的核桃···就是全是肉呢,我家那边,剥了壳的核桃比带壳的核桃可贵了一两倍呢。”


  https://www.xxyanqing.net/book/42826559/61626330.html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xxyanqing.net 言情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2.xxyanqing.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