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世景如婳 > 第42章 灶房里的日常

第42章 灶房里的日常


第二天,大队长组织知青和村民一起通力合作,中午就把所有永常稻入库了。
  沈听景中午前就要赶回去,我赶着给他做了一饭盒饼和一饭盒的东坡肉。
  我猜他是馋甜的了,他不说,我也没问,给他打包的时候,水果糖和大白兔都装了一包,又装了一包白糖。
  听说他已经从废弃仓库出来了,现在住在农场宿舍的二人间,和金队一间房,他现在已经是金队的左膀右臂了,自由了很多,经常在滨巴市来回跑。
  他送了我一串毛熊过来的琥珀,和一袋毛熊的巧克力,巧克力味道好重,我不是很喜欢,不过琥珀很漂亮。
  金队看见了,等沈听景走了之后,他也过来,要送我套娃,我拒绝了。
  金队撇撇嘴:“就是谢你昨天招待的,收着!”
  我摇头:“招待你的是村里,饭是苏知青做的,你们住的是严知青的房子,跟我没关系。”
  金队沉默,然后说道:“你该不会只收老沈的东西,不收我的吧?要不你也给我装一饭盒吃的,这就能收了吧?”
  我摇头:“他是我哥哥,给我带东西是习惯。但是我不习惯收别人的东西。金队,您该带队出发了,待会我哥来找你了。”
  金队看我转头又忙其他的事情了,烦躁的挠挠头发,才走出大门。
  我这一整天烙了饼做了馍,包了包子饺子,差不多到点了又做了二米饭,做了冬瓜烧肉沫、豆腐煎鱼、香葱鸡蛋,又用开水烫了几颗小白菜,正在装盘,张韶光跑进来:“姑姑,我去领了酸菜和咸菜。”
  我说了句:“留几颗这些天吃,其他的放缸里。”
  “好勒!”张韶光欢快的应道,然后去拉菜。
  我又大声叫张韶光:“放完菜去叫爷爷和严叔叔苏阿姨回来吃饭。”
  张韶光钻到缸里去了,缸里闷闷的传来声音:“好!”
  我把菜温在锅里,又去割板油,放另一个锅里煎油,煎出一个大缸子的猪油之后,门外传来声音,应该是回来吃饭了,我就收拾了油锅,把菜一一端出来送到隔壁房。
  苏娴洗了手赶紧上来想帮忙:“小陆,你休假呢别那么忙,等我回来帮你呀。”
  我笑着说:“没事儿,我现在闲着,等忙起来啥也做不了。”
  苏娴也笑着:“过年光荣也在,我也就是做做饭。你这准备了那么多肉食,地窖里全是菜,这个年过的真好呀。”
  苏娴笑的很温暖,也很幸福。
  其实严苏知青一个六个工分一个十个工分,而且两个人都会做些手工补贴,生活条件不比村里人差,之前在知青院为了跟其他知青持平生活水平,不敢吃好,现在蔬菜多多,三不五时也能吃顿肉,生活立马奔了小康,和其他村民家的日子也不差什么。
  过年我得每天在广播站待不少时间,干脆跟苏娴商量一起过年,我出肉食,粮食对半出,他们出菜,苏娴做饭,还可以照顾老赵叔。
  张韶光现在也还在家里吃,粮食我出,严苏知青都挺喜欢他,也没有什么不满。
  吃过饭,苏娴跟我说道:“小陆,今儿已经开始分粮了,下午就到咱了,我让光荣一起领回来吧,你想要什么粮?还是都换成永常稻?”
  我想了想了:“换三十斤玉米,二十斤红薯,五十斤绿豆,二十斤红豆,其他的都换永常稻,另外再买些永常稻回来,我拿钱给你。”
  苏娴没说什么,接过钱点头就出去上工了。
  村里的永常稻比去永常村买的都便宜,而且只要钱不要票,特别划算。
  下午我剁了肉和着面粉和莲藕碎炸肉丸子,又拿出几条前几天胡建军打洞捞的鱼,之前严知青已经杀好剁好了,我直接拿出来炸成干鱼,拿个簸箕盘子,垫上棉纱,用筷子夹取放在上面,就放在灶火边晾着。
  正忙着,我听见有人叫我,出灶房一看,是王寡妇的儿媳妇儿方知青,见我出来马上堆着笑,推了推抱在怀里的奶娃娃说道:“元宝,叫姨姨。”
  元宝被包裹圆滚滚的,只看得到一张小脸,奶声声的叫道:“姨姨。”
  方知青笑道:“听说你回来了,我婆婆让我来问问你,要不要给你送豆腐脑和豆浆?”
  我笑着点头:“要的呀,做了就给我送,我都要的。”
  方知青笑着答应,却站着不走,像是想说点什么,又不好意思。
  我开口问道:“嫂子有啥事儿啊?”
  方知青才说道:“孩子小,馋糖吃,小陆知青,我知道你有渠道买到大白兔,可以给我一些吗?抵豆腐脑和豆浆。”
  我看着方知青,她笑得讨好,眼底都是心虚。
  我微笑着,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大白兔,剥开塞进元宝嘴里,说道:“没事儿,我晚些时候跟王婶子说说,大白兔就当我给元宝吃的吧。”
  方知青抿抿嘴,有些艰难的笑笑,抱着元宝转身就跑了。
  我准备回去继续做事,就听见毛薇气喘吁吁叫着我的名字跑过来,拉着我就往屋里跑,还不忘回头打量有没有人。

  进了灶房,我继续做手上的事,毛薇直接用水瓢舀了一瓢水,喘匀气说道:“陆婳,新来的那几个知青,在知青院说你。”
  我拿出白糖、红糖和煮好的红豆出来,用杵臼捣成沙,再把红糖放在锅里融化,和豆沙搅拌,然后把发好的面拿出来,和融化好的白糖揉在一起,再包着豆沙捏出形状。
  一边笑眯眯的跟毛薇说:“你急什么?我又不是钱,人家不喜欢我很正常呀。”
  毛薇恨铁不成钢的说道:“你每次都这样,一点也不着急,情绪那么稳定,一点也不像个小姑娘。”
  我拿出一个铁勺子在手上的面团上压出形状,慢悠悠的说道:“紧张是过,悠闲也是过,我现在还在休息,为啥不让我悠闲的过?”
  毛薇翻了个白眼,然后就小声说道:“他们还说,老赵叔接他们回来,每个人收了五分钱!”
  这事儿我倒是不知道,想了想:“他们不会都没去大队长那报到吧?”
  毛薇一顿,想了想,噗嗤一笑:“还真是,昨儿张韶光把他们送过去,胡建军忙着去冬钓,没空搭理他们,让他们自己看有空位就去睡,今儿一早胡建军一大早组织人帮大队长入库粮食,走的时候那几位都还没起。今儿口粮都是一起吃的,做饭的知青想着今儿发粮,他们也是能领到的,也没提醒他们。”说着看向我:“等今儿粮发完了,就剩点底儿,看他们吃啥。”
  我疑惑的看了她一眼,说道:“知青办的周主任就那么把人交给我,也没交代啥,把人安全送到就是,他们档案也没入村里,老赵叔没人收五分都是规定,他们自己没报到,村里也补贴不上。你们的粮都一块儿煮,一块儿吃,他们领到的都是底下的粮渣,也是你们一块儿吃的,你高兴个啥嘛?”
  毛薇脸色一僵,垮下个脸来,委屈巴巴的去翻橱柜,从里头拿出一个白馒头沾着中午剩下的一点子菜,开始啃馒头,顺便哀叹自己的悲伤。
  我把做好的豆沙面团一个个摆进蒸笼里放在锅上蒸,嘴里回道:“让你过来搭伙你还不愿意。”
  毛薇边吃边说:“你吃那么好,我吃那么多,你补贴不起我的。我逢年过节来蹭你几顿你不嫌我就行了。”
  我回头看毛薇:“你家现在是怎么说的?”
  毛薇吃完馒头,看我又在烧水,就蹲在灶膛边上帮我烧火,有些难过的说道:“我知道家里挺难的,我妈当年为了给我哥娶媳妇把工作卖了,我爸后来也把工作给了我哥,我嫂子没工作,全家就靠我哥一人上工赚钱,我爸妈做点零工,我嫂子还要带孩子,一家五张嘴,我回过头补贴他们也一年了,去年几个知青都在村里结婚了,总得包个一毛两毛的吧?我本来就能吃,就空了一个月没把钱粮寄回去,就写信过来说我没良心,想饿死他们。我也跟他们说了情况,结果跟我说让我过年多寄点粮还给他们。我是他们的女儿妹妹,不上长工,每年就这么点,多寄了我吃啥?”
  我把四块大肉放进滚滚热水里,眼神飘忽。
  这年头都挺难的,都是穷闹的。我过得不穷,也是家里省吃俭用给我的,怎么说别寄那么多也不听,就怕我受一点委屈。我每隔一段时间也寄黑省的皮毛食材之类我搞得到的东西回去,又跟家里人说了我的工作情况,家里人知道我过得不错,这才不怎么寄钱票过来,只是隔一段时间,寄些家里的食材和姐姐嫂子给我买的小玩意儿。
  我现在饭量其实还是比以前大了不少,为了保持身体的热量,自然要多吃些才行,但因为我长期有肉吃,增长的不是很大。
  长期不吃肉,甚至舍不得吃油的人家,饭量一定会更大的,只靠粮食和素菜来提供能量,需要摄入的量自然更大。


  https://www.xxyanqing.net/book/42826559/61626323.html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xxyanqing.net 言情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2.xxyanqing.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