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世景如婳 > 第84章 考前安排

第84章 考前安排


江北村所有人都很繁忙,不是忙着干活,就是忙着学习。
  知青院所有知青都报了名,我给了大队长十套语文和数学的教材,大队长这回也没有偏心,给了知青院7套,让他们自己找人抄,要是有人找茬,那就让他们自己去取找书。
  除了知青院,村里还有一些搬出去成了家的知青,大概有六七个要报名的,大队长把人全家都叫来,该说不该说的都说了,让他们自己考虑清楚。
  对此,我最后还是说了不该说的话:“知青一去不回头,那就把该留下的东西留下来,去打了结婚证,如果敢做抛妻弃子或是抛夫弃子的事情,打了结婚证,他/她在外面也没法结婚,村里人要是想,带着孩子去闹事,到时候学校、工作都落不到好,还得让他们赔钱,损失太大了,自然会多衡量一下。”
  人嘛,就是沉没成本的,村里人其实对知青都不错,娶回来的媳妇儿,要么就是不下地,即便下地也就拿几个工分意思意思,就算是男知青,岳父家也会帮忙,有房给房,有钱给钱,有人的就帮忙。如果要去考试,十有八九就会表示要忙着看书不干活白吃白喝了,这也就算了,考上了之后去城里念书要不要钱?钱哪儿来?要么从家里男人或媳妇儿辛苦攒的钱抠出来,要么岳父/娘家抠一些,甚至黑心一点的,怂恿人家去借钱。孩子一丢,带着钱回城,能念书,有补贴,也没有牵扯,到时候在城里找个更好的,有良心的写封信回来说一声咱离婚哈我再也不回来了,没良心的直接就一辈子没了音信,人家也不知道这人是死外头了还是干啥了。
  但是打了结婚证,这就是证据,国家可是不允许重婚的,出去了也不能找新的。就算你一辈子不找新的,就当真努力学习报效国家,但乡下的糟糠找上门来,你说你报效国家?你连在乡下照顾帮助你的丈夫/妻子等一大家子都能白眼狼一样说丢就丢,你说你报效国家?我还怕你报效着报效到了别的国家呢。
  当然,这事儿原我是真的不该说的,各家有各家的事儿,我也不能一杆子打死说这种事单就是知青忘恩负义吧?江北村也算是民风淳朴的,其实也还有因为各种原因被迫嫁给不喜欢的村民,也有的村民确实人品不咋样,就算不打人吧,但也是有些懒汉不上工,逼着妻子干活回来还得给他做饭生孩子做家务的照顾他的,也有一些因为发生了一些意外不得已娶了一个性格或是人品不怎么好的村民,而有很大可能,一个人人品不好的时候,他全家的人品也不怎么样,这就是极品一窝出了。
  我跟大队长说这个方法的时候,还是暗暗提醒了一下:“叔,村里有些人家情况不一样,就跟坑害了人家一辈子似的,现在人家有机会逃离,你也不能断了人家后路,咱可不能作孽啊。”
  大队长本来听了我的办法还挺高兴,但又听我说了些暗地里的事儿,还说到造孽了,顿时脸就垮了下去。
  说到底,这世上,哪儿能没有个极品呢?
  遇上那种人,别说知青了,村民也倒霉呀。但是说到底,人都是帮亲不帮理的,同村甚至同个祖宗的,人家要结婚,你也不能断人家香火不是。
  我也没多说什么,大队长其实什么心里没数,只是有时候故意装傻罢了。
  正在我准备走的时候,大队长问我:“那老赵,你有什么打算?”
  我挑挑眉,说道:“还不知道考什么学校,环境好的我会带着赵叔去,如果环境不好,我会送赵叔去京都找赵二哥,叔您放心吧。”
  大队长咂吧着旱烟,点点头没说话。
  除了知青,村里还是有几个村民也报考了,据说当年学习成绩也还不错,但是黑省的教育现在都还挺一般,再往前几年,就不怎么样了。
  大队长跟我商量,让我给补补课。
  一只羊也是赶,两只羊也是放,而且补课什么的完全没必要,我就提出都去知青院一起学习,互相进步,当然我也会过去,能帮助的我也会帮助的。
  我从几年前就意识到学习可以改变命运,虽然一时没想到是参加高考,但是学习一直没落下,还在高中待了好几年,不说别的,高中的教材我基本都是会的。
  别人都以为我会继续深造英文或其他外语,但其实我并不喜欢做翻译,陆妤说我不爱学习,其实我是真的没那么爱学习。
  爱看书是真的,不爱学习也是真的,只是全家的学霸加上沈听景也是个学霸,让我一直在努力追赶着所有人。
  但说实话,我也不知道父亲出事之后,尤其是那么多领导亲眼看见我听闻了父亲自杀的消息之后,会不会担心我产生不好的心思。
  我给自己选了一条非常平庸,平庸到任何想要关注我的领导听了之后,都不会有继续关注我的念头了。
  我还是照常看书,按时去知青院,一个多月的学习,知青院有一半的知青几乎已经放弃了,毕竟很多人真的很久没有拿起书了。

  不过我还是安慰,其实这次高考没考上,选择专科或是明年重新考也是可以的,因为在我的预估里,这次高考的难度会非常大。
  不少知青还是听进去了,开始静下心来学习,毕竟今年考不上,明年还可以再考,可如果今年不好好学,明年我这个可以教他们的人就不一定了。
  不过他们的想法是他们的,我在江北村待了太久了,还要回市里,市中学那边有一批学生等着我帮他们补一个速成班。
  我跟知青说了我要走了的事情,知青们叫苦连天。
  不过,真的苦的是胡建军和王凯旋。
  我走的时候,这俩苦着脸看着我,我给看笑了,问咋回事,这俩货表示,他们估计是考不上了,别说今年考不上,以后再考也考不上,因为他俩看书就看不进去。
  我先是笑了好一会,才看着他们,最后说道:“那就想想别的办法吧,胡哥,王哥,你们年龄也不小了,再不想办法回去,可真只能在这结婚生子了。”
  王凯旋苦笑:“小陆妹妹,这不是就想问问你,咱们还有什么办法能回去吗?”
  我淡淡的说道:“父母有工作,可以把工作转给你们以此调动回去;招工,符合招工条件,拿到工作岗位,也能回去。”
  第一个是说给胡建军听的,他的父母是双职工,父亲似乎还是军区大院里出来的。
  王凯旋原本家里条件也不错,但父母早逝,就算有工作也早处理了,不然他怎么下乡的呢?
  这也是一出笑话,当年大部分一个个都是主动积极的报名下乡的,可这几年过去了,就想尽办法的回城,好像这么多年,真真都是一出出喜剧。
  可不是喜剧吗?要么是年少轻狂不知事,不然,如果不是政策原因,谁愿意下乡呀。
  不是不想为祖国做贡献,我种花家的青年,参军打仗都义不容辞,但是如果早知道下乡就是每天面朝黄土背朝天,累到四脚朝天还只能喝点稀的,还要被村里人嫌弃能吃不能干,谁愿意下来呢?
  本来嘛,都是在城里没干过什么体力活的,一读书就读了十几年,说是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也不为过。
  江北村还是条件好的,知青受不了也是正常的。
  第二天我就回市里了,老赵叔没回来,他说要是我考上了,明年就要离开江北村了,他想在村里多住一些日子,我也没说什么,交代了张韶光多去照看着,毕竟严苏知青还要学习,老赵叔又要带孩子,我也怕他忙不过来。
  回了市里,就去跟校长合计,最后决定这个月每天在音乐教室上半天速成英语课,能考过就算了,考不过也没办法了,我教过的也就算了,我没教过的,那都不知道是个什么情况。
  上课也就上了十五天,还有的家长和学生有不满,校长的笑脸都拉了下来,就算以前是学校的学生,但都毕业了,还找了老师免费给上课,知足吧,谁能有这好待遇?这年头多缺英语老师呀,这都算是高级人才了,人家会英语的,都在翻译组呢,做翻译官多有档次,赚的还比老师多,跑来上英语课这么辛苦,人家可不一定愿意的。
  这也就是当时怎么这活儿就落到了我身上,也是我也缺工作,组长也知道我跟非常缺钱一样到处接活儿,有钱就干了,不知道的还以为我养着老人家穷死了呢。
  考前几天,听说京都还恢复了几个国立艺术大学,也是给了百万考生多了几个选择。
  考前,毛薇和严苏知青都来市里了,直接借住在了我这里,还有严晗晅,老赵叔也跟着回来了,和小老太太一起跟周婶都帮着带孩子。
  我还跟小老太太和周婶子都谈过了,我照顾小老太太是说好的,请周婶子来,也确实是忙不开,有人帮着照顾老人也好,何况周婶子的儿子也要读书,她也要照顾孩子,就一起给办了。
  我对考试是势在必得的,是肯定得走的,小老太太也不能跟着我走,一是她确实年纪太大了,到处跑也怕她身子吃不消,二是她估摸着也舍不得离开这。
  不过小老太太是五保户,我走了,社区还得管她的,只是可能不能让她顺心了。
  周婶子那边,我也是给满了一年的工资和花费的,至少我在这里,都可以照旧,等我走了,她还是需要找其他的工作。当然如果她愿意继续照顾小老太太,也是可以住下来的,她是没办法包小老太太的吃喝的,但小老太太也习惯了她照顾,大可以她住下来照顾小老太太抵了房租,只是她自己和孩子的吃喝需要她自己去赚了。
  我倒也不担心她以后心大了欺负小老太太,小老太太可不是任由人欺负的性子,她自己说的:“小老太太我一把年纪了,年轻时给人欺负惨了,现在?不可能!绝对不可能!谁敢欺负小老太太,小老太太送他去坐牢!”
  何况社区的人又不是吃干饭,那可是时常上门检查并且和小老太太了解情况的。


  https://www.xxyanqing.net/book/42826559/61626281.html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xxyanqing.net 言情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2.xxyanqing.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