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世景如婳 > 第90章 年的春节

第90章 年的春节


1978年1月31日,小年到了,也预示着我们在京都正式开始了新的生活。
  很多村子都是在小年左右的时候开始依次分发村里粮菜,赵二哥带着自家老二去帮忙,老赵叔也乐呵呵的跟着去,他也是闲不住,我看赵二哥和赵二嫂也没啥意见,反而都笑呵呵的,想来也没什么大问题,而且老赵叔也是和赵二哥一起去的,赵二哥自然会照看好他。
  我也在小卖部里晃晃悠悠,即使几天村里在发放粮菜肉食,还是不时有人过来买点米醋酱油什么的,见着我也惊奇的询问,这也没什么好隐瞒的,我一边帮赵二嫂做生意,一边笑眯眯的解释:“我是赵二哥亲爹的干女儿,来京都上大学,跟着我叔过来到二哥家住几天。”
  村里人早知道赵二哥的事情,倒是也没什么惊奇的,反倒是对我考上大学的事很是感兴趣。
  京都参加高考的只会更多,考中的人也更多,村里考上大学的估计也少不了的,就是国立大学清北大学也不少,村人只是热情的问考上哪个学校了。
  我说了之后,村人也高高兴兴的说了几句,然后就赶紧回去干活了。
  赵筠溪等人跑来闹着要吃我做的糕点,连严晗晅也开始哭闹起来了,她长这么大,基本上吃的都是我做的糕点,供销社买的她不爱吃。但最近太忙,我都没做,只买了不少糕点,大人吃了还好,严晗晅却受不了,几个孩子也馋了,就一起过来闹。
  我也就答应了,让几个孩子看着小卖部,去灶房看了看,做了香糕、南瓜蒸糕、油糕、芋头糕、米糕和还有鸡蛋糕,糕点出锅的没多久,我就听到外面好多孩子的吵闹声。
  我把一部分糕点收起来,装了一大簸箕出来,看见不少孩子都在大门外,  赵家的孩子拦着不让他们进来。
  赵筠瑜大声说道:“我姑姑还在做糕点,不许去打扰我姑姑。”
  几个孩子也没闹,只是吸着口水问道:“赵筠瑜,等你姑姑做好糕点,能不能分我们一点儿?”
  赵筠瑜昂着头傲娇的说道:“也不是不可以,但只能分一点点哦,我姑姑做的糕点好吃,里面放了好多糖啊有啊面粉糯米什么的,很贵的呢。”
  几个孩子点点头。
  都是乖孩子,我也就端着簸箕直接每个人都给了一块点心,每块点心也不小,他们都可以分着吃。
  把剩下的点心放好,也告诉了孩子们放在哪,谁知道赵家血脉里的某些特殊基因可真是厉害,几个孩子竟然顺带做起了买卖,把我做的点心一点点卖给了别的小朋友。
  足足赚了7块钱。
  我知道这事的时候,赵二嫂正气的在打人,几个小孩互相撑着对方,坚挺的不肯认错。
  这可真是笑死我了,笑着拉着赵二嫂:“这不是好事儿吗?嫂子气啥呢?”
  赵二嫂没好气的说道:“你还说呢!咱干这事儿可不是啥正经的,孩子不懂事,万一惹人家眼红可咋办?”
  我笑说:“啥不是正经的?嫂子,村里还有人去告状?村里让你开店,让你做买卖,那你还不卖了?咱这实实在在是糖、油、面揉出来的,可没多赚他们的钱。”
  赵二嫂说不过我,气哼哼的点了点我的脑袋,又骂了孩子们几句,这事儿才算了了。
  京都的年味和黑省的年味还是有些许的很难说的清的不同意味。小年过去之后,村里人都开始准备大扫除了,家家户户都忙着打扫屋子,清理庭院,以崭新的面貌迎接新年的到来。男人们爬上梯子,用心地擦拭窗户玻璃,女人们则忙着清洗衣物和床单,连孩子们也参与其中,帮忙打扫地面和整理家具。
  随着年关的临近,年货的采购也提上了日程,村民们开始去集市或供销社去采购年货。大人们挤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挑选着各种年货:红纸包的糖果、五颜六色的水果糖、传统的糕点、花生瓜子等。这些都是过年时招待客人和自家享用的美食。
  除了食品,人们还会购买一些装饰品来增添节日气氛。最受欢迎的装饰品是年画和对联。年画通常描绘着吉祥的图案和祝福的文字,寓意着新年的美好愿望。对联则是用毛笔书写的诗句,挂在门框两侧,表达着对新年的期望和祝福。
  在除夕夜的前一天,家家户户都会开始准备年夜饭的食材。男人们到集市上挑选新鲜的肉类和蔬菜,女人们则在家里忙碌着清洗和切配食材、凭借着灵巧的双手和丰富的经验,烹饪出一桌丰盛的年夜饭。
  到了除夕夜当天,人们早早地起床,开始进行最后的准备工作。男人们负责贴春联和年画,女人们则忙着准备年夜饭的最后几道菜。孩子们也迫不及待地穿上新衣服,期待着晚上的到来。
  随着夜幕的降临,整个城市都亮起了灯火。家家户户的窗户都透出温暖的光亮,仿佛在寂静寒冷的冬夜里燃烧的星星之火。围坐在餐桌旁,享受着这顿丰盛的年夜饭,同时也享受着这份家庭的温暖和幸福。

  在那个特殊的时代背景下,1978年的大年夜不仅是一个传统的节日,更是一个时代的见证。它见证了中国人民从封闭走向开放、从贫穷走向富裕的历程,也见证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转眼到了大年初一,街头巷尾弥漫着浓厚的节日气氛。经过除夕夜的热闹庆祝,大年初一的早晨,城市与村庄仿佛沐浴在一片祥和喜庆之中。
  天刚蒙蒙亮,家家户户的门前便响起了清脆的鞭炮声,这是北京人迎接新年的传统习俗。男人们手持鞭炮,点燃后迅速跑开,随后便是震耳欲聋的爆炸声,寓意着驱邪避害,迎接新年的到来。孩子们则兴奋地捡起未爆炸的小鞭炮,互相嬉戏玩耍。
  随着太阳的升起,街道上的人流逐渐增多。大人们穿着崭新的衣服,脸上洋溢着节日的喜悦,互相拜年祝福。孩子们则穿着新衣服,手里拿着各式各样的玩具,兴高采烈地在街上奔跑。
  在那个年代,没有太多的娱乐活动,但人们依然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乐趣。有的人聚在一起打牌、下棋,有的人则到到处散步、游玩。街上张灯结彩,处处都是节日的景象,湖面上结着厚厚的冰,一些胆大的孩子在冰面上滑冰,欢声笑语此起彼伏。
  大年初一的还可以看到一些传统的民俗表演,如舞龙舞狮、踩高跷等。这些表演吸引了大量的观众围观,人们纷纷鼓掌喝彩,为节日增添了更多的喜庆气氛。
  除了街头的热闹景象,家家户户的餐桌上也摆满了美食。大年初一的早餐通常比较丰盛,有饺子、汤圆、年糕等传统美食,寓意着团圆和幸福。家人们围坐在一起享用早餐,谈论着新年的计划和期望。
  在那个特殊的时代背景下,大年初一不仅是一个传统的节日,更是人们期盼美好生活的集中体现。无论是街头的热闹景象还是家家户户的餐桌美食,都展现了人们对新年的喜悦和对未来的憧憬。
  天刚放亮,家家户户就开始忙碌起来。大人们早早地起床,准备迎接新年的第一缕阳光。他们会在家中进行简单的祭拜仪式,祈求新的一年平安、顺利。随后,家人们会围坐在一起,享用丰盛的早餐,这通常是由女主人亲手准备的,包括热气腾腾的饺子、软糯可口的年糕等传统美食,每一口都蕴含着对新年的美好祝愿。
  吃完早餐后,孩子们会迫不及待地穿上新衣服,戴上新帽子,跑到街上去感受节日的欢乐。街道上张灯结彩,处处洋溢着喜庆的气氛。一些商铺门前挂起了大红灯笼和彩旗,显得格外醒目。孩子们在街上追逐嬉戏,或者放鞭炮、玩烟花,他们的欢笑声和尖叫声此起彼伏,为节日增添了无尽的活力。
  大人们则会选择在这一天走亲访友,互相拜年。他们带着一把瓜子一把花生和祝福,穿梭在城市的大街小巷。每到一个朋友家,都会受到热情的款待和祝福。大家围坐在一起,喝茶聊天,分享过去一年的经历和感受,同时展望新年的计划和期望。这种亲情的交流和友情的传递,让大年初一的庆祝活动更加温馨和有意义。
  此外,一些公共场所也会举办各种庆祝活动。公园里会搭建起舞台,进行各种文艺表演,如京剧、相声、杂技等,吸引了大量的观众前来观看。这些表演不仅展示了华夏的传统文化艺术,也让人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到了节日的喜庆。
  总的来说,1978年的大年初一,人们通过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表达了对新年的喜悦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无论是家庭聚餐、走亲访友,还是公共娱乐,都充满了欢乐和温馨的气氛,展现了那个时代人们纯朴而真挚的情感。


  https://www.xxyanqing.net/book/42826559/61626275.html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xxyanqing.net 言情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2.xxyanqing.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