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心动有时 > 第1章 Chapter1

第1章 Chapter1


命运有一种特定的形式。

        如果改变带来的痛苦大于维持现状的痛苦,人本能的会逃避和放弃。

        祝青云睡了整整一天,从小她就这样,每逢遇见不开心的事情都用睡觉来治愈。但从实质来看,睡觉对事情毫无帮助,因为该解决的总要解决。

        所以当她再一次从梦中醒来后,终于下定了某个决心——然而在打开和方严的聊天框之前,手机里蜂拥而至的工作邮件和群消息提醒她,她昏睡过去的24小时,世界还是一如既往的正常运转。

        即使是周末。

        最上面一条艾特她的微信是合伙人jason,但凡能做成自己事业的人,生活往往就是工作,所以跟着他干活就要随时随地待命。

        这个微信内容总结一下就是投资意向书都发了,某消费项目创始人却移情别恋,周一青云需要和他一起出差,老板要带着她过去再争取一下。

        现在已经不是创始人拿着bp到处找投资机构融钱的时代了,尤其是消费赛道。投资人恨不得“跪”在创业者门口。

        祝青云他们这种vc,在这个时候体现出了十足的敬业。

        这当然是嘲讽的语气。但在这种时候,她觉得工作忙一点反而是个好事情,能够把她的注意力从方严这里挪开一点。

        她起床站起身,就着小夜灯昏黄的光,先是倒了杯水润了润嘴唇,然后继续了刚才没做完的事。

        “我们分手吧。”她打开和方严的微信聊天框,快速把这条消息发了出去。

        发完这条消息后,祝青云走到冰箱前——冰箱里几乎没什么能吃的东西,倒是还有半瓶没喝完的白葡萄酒。

        然后慢慢走到餐边柜前,从里面拿了只漂亮的玻璃杯子,倒了酒拿着杯子蜷缩在沙发上。

        不知道是不是念书的时候看了太多的亦舒,所以祝青云对“体面”这两字格外的在意,分手也要体面到位,像是在完成某个仪式。

        可惜体面过后她就该收拾东西打包找房子了,最好是在方严出差回来之前,她想。

        方严的家位于东三环,窗外就是一片湖,天气晴朗的时候,可以看到湖里水系和小动物,房子里整体家具的风格是这几年流行的侘寂风,用雾面代替所有光面,用质朴取代奢华,设计师的理念可能是觉得这样就能看起来更加高级。

        这几乎是祝青云梦想中的家。

        小时候妈妈经常带她去给学生上课,那时候能请得起老师上门教课的学生家庭条件都不错,她忘了那个小区是什么样了,唯独记得有大大的窗子和小区里的人工湖。

        所以后来她描述自己想要的未来的时候非常的具化。

        要住在临湖的平层里,有大大的落地窗,能在深夜喝一杯酒,对着窗外漆黑如墨的夜色,读一本纸质的书。

        但搬进方严家之后的两年,从未有过如此的闲情逸致。

        直到她喝完剩下的半瓶酒,手机也静悄悄的丝毫没有动静。

        朋友圈反而有新的更新,北京人民好像昼伏夜出习惯了一样,单看朋友圈觉得真是各有各的精彩。

        a发的是“中国经济新增长”,b则是觥筹交错的老友重逢照片,配文顺便怀念了纽约哈德逊河边的生活。

        再往下,苏南发了一张自拍,背景放大是国贸附近的一个酒吧。

        祝青云在微信小窗她,“来我这继续喝吗?”

        苏南秒回,“等我,马上。”

        苏南是祝青云的大学室友兼闺蜜,据苏南自己说她能和祝青云这种人成为室友,纯粹是高考运气好超常发挥,她爸可能也没想到混日子的女儿这么出息,一出手过户了一套三环的小房子当礼物。

        毕业后苏南去了一家央企的董办上班,日常给领导写写材料,生活的有滋有味。她和方严也算是半个熟人,方严的奶奶和苏南他们家都住大学家属楼,正好是对门。

        有时候方严出差不在家,苏南就会来家里玩,客房里甚至还有件她的睡衣。

        祝青云刚找到一瓶格兰威特12年放在茶几上,门铃就响了。

        苏南进门一边脱下大衣往衣架上挂,一边吹了个口哨,“姐妹,今儿是不醉不归啊,是升职了还是要结婚了。你们家方严出差还没回来啊?”

        “没。”

        青云温吞地站起身,“喝威士忌用威士忌杯子吧,我去找找。”

        “你这个喝什么东西用什么杯子的习惯是不是和你们家方严学的啊。”身后苏南调侃道。

        很多人都好奇祝青云和苏南为什么能成为朋友,苏南有一种奇妙的钝感,让周围人都很轻松,连带着觉得天塌下来也不是什么事。

        祝青云记得刚上大一的时候压力太大绷不住,在宿舍里哭的歇斯底里,边哭边记得完成当日的学习计划,桌子上丢的都是擦眼泪的纸团。

        苏南推开宿舍门看到那个场面,有些疑惑的问了句:“你没事吧?”

        她匆匆忙忙的把桌上纸团丢到垃圾桶,还带着鼻音说:“没事,就是鼻炎犯了。”

        “哦,那你吃红薯吧,我买了红薯。”

        不像有些女孩一样刨根问底,需要对所有事情都做个解释,苏南不需要。

        对于祝青云这种时刻紧绷的人来说,这种品质尤其珍贵。

        酒满上,青云喝了一口,满心的怅然,连带着说话都有些含糊。

        “我刚才和方严发了个微信提了分手。”

        “你决定分手,是方严做了什么对不起你的事儿还是你做了什么对不起他的事。”

        苏南靠在沙发上,一手举起杯子,一手抱着抱枕,眼睛直视看着祝青云,“唉,也不对啊,就你这心态,就你俩这个模范情侣的样。这也不太可能啊。”

        女人的友情大概是这个世界上最微妙的东西,哪怕是在苏南面前,她也不愿意把所有的细枝末节摊开来细说。

        爱情中的争吵,从推卸责任到原生家庭矛盾,再到“我早就告诉过你”这些琐碎的而又像一把利剑一样会刺入人心的细节,这让她觉得丢脸。

        所以祝青云苦笑了一下,“模范情侣?不都觉得我高攀了他吗,我不信你没听过这说法。”

        苏南轻咳了一声,“你管他们呢。”

        然后顾左右而言他的说“对了,要不你从他这搬出来先去我家住吧,反正我也一个人住”,又揉了一把青云的脸,“你觉得呢?”

        青云叹了口气有些被触动到,想抱一下苏南,但还是没有。

        心里自嘲道,这种场面已经够难为情了。

        “哎,你说搬家的时候,方严会让我把这个加湿器拿走吗?”她放下酒杯,指了指地上,balmuda的加湿器,和祝青云以前用的小米加湿器相比,价格高出了20倍。

        “显得我也是高档过的人?但你不觉得这个加湿器长得特别像腌菜坛子吗。”

        苏南从来没想过这个问题,但祝青云这么一说,她反而哈哈大笑起来。

        打了个岔,屋里的气氛也没有那么僵硬了,苏南躺在沙发上,祝青云有些缓慢的,靠了过去。

        在这种时候能够安慰到自己的,是在微醺的状态下还有个好朋友。

        两人聊了整晚,从上学时候的同学中年谢顶,到最近苏南的约会对象,喝了威士忌,还喝了清酒,喝到最后是怎么还能爬上床的,祝青云已经想不起来了。

        但睡前她还记得给加湿器加水,可见北京的干燥是多么深入人心。

        如果把祝青云和方严放在一起,许多人都会觉得祝青云高攀了,怎么个高攀法,就是小米和balmuda加湿器的区别。

        要是用一句话来概括,祝青云就是长相7分的小镇做题家,而方严则是家境优越人又帅气的钻石王老五,即使是在今天讲钻石王老五这个词过于老土,还是会有很多女生前赴后继的扑上来。

        就算大家都在时代开放的背景下长大,提倡男女平等兼容并包,但价值观里依然觉得和这样的钻石王老五搭配在一起的女生,要么就是同样富养起来知书达理的小公主,要么就是中产出生,上得厅堂下得厨房的贤内助,总而言之,不应该是祝青云这样野心勃勃的小镇做题家。

        但苏南不觉得祝青云高攀了方严,甚至觉得祝青云一个人也可以活的更好。

        苏南认识很多人,祝青云是这些她认识的人里最努力的,不单单是说努力学习或者努力工作,而是说在一切她能做好的事情上努力,包括和人相处。

        苏南半夜阑尾炎犯了进医院的时候,祝青云一边陪她打点滴一边拿着电脑工作;方严喜欢喝汤,祝青云就花时间找了个阿姨学煲汤;所有和祝青云有过接触的老师,朋友,合作伙伴,她都会微信备注他们的生日……

        是个活的很仔细的人。

        认识方严之前,对于祝青云来说,生活里的一切都是有序可以量化的。

        小到每日的学习计划,大到考试,就业。她默默的,坚定不移的达成一个又一个目标,下定决心在每一个待办事项前都打上“√”,证明了一次之后还有下一次。

        念什么样的学校,找什么样的工作,谈什么样的男朋友,都算的清清楚楚。

        打开手机每到一个固定的时间,日历就会精准的提示自己该做什么,每周有周计划,每月有月计划,每年还有一次复盘,无师自通的提前实践了大厂的okr工作法。

        高考结束后,祝青云是他们老家可以挂横幅的状元成绩,这成绩放到省里并不算出彩,可在老家就算得上光宗耀宗了。

        她老家说是个城市,其实就是以前的县,你在城里溜达一圈总能认识几个熟人。所以祝家的姑娘是个状元苗子这消息一出来,家里八竿子打不着的亲戚就上门来凑热闹,仿佛曾经的龌龊在这一片花团锦簇中都没有了。

        大家都说青云可真是出息啊,像她妈,祝老师就是个文化人。

        还有人说学德语好啊,德语是德国人说的话,毕业都是和外国人打交道吧,以后能在电视上看到青云咯。

        没有人提起往事。

        也没有人提起她的爸爸。

        祝青云想,人的记忆是会修饰的,你足够努力和成功,他们就会自动为你修饰记忆。

        之后呢?

        她来到了更大的世界。从c城来北京念书之后,祝青云除了花大量的时间学习,如饥似渴的汲取知识,还在一点一点的学着穿衣打扮,学着待人接物,磨去身上的土气,把自己包裹在更精致的生活里。

        看起来和他们像是一样的人。

        后来有次和方严他们打德州,牌桌上有人吐槽说“真受不了同事一股钻营的劲儿,c城你们听说过吗?小县城来的就是小县城来的,上不得台面。”

        一个人说,一群人应和。

        直到桌上有个方严前女友的闺蜜,看似无意识的接了一句,“这里不就有c城人吗?”

        祝青云眼皮都不抬,鬼使神差的说了一句“对,所以我也这样。”

        方严的前女友家境优越,美国顶尖的学校毕业,念的是艺术史,现在的身份是独立策展人,据说分手以后前女友对方严念念不忘,没想到前男友的下一任是她这样的姑娘。

        所以她的闺蜜团自有人抱不平。

        接下来就有人打圆场说青云哪里像小城镇出来的姑娘,名校毕业工作能力强,真会开玩笑,更何况又有方严这么好的男朋友。

        听起来方严已经变成了她的加分项,也可能在这些人的心里,她鬼使神差说的那句话就是事实,她确实要是他们不当着面说,但心里暗搓搓的看不起她。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但起这个名字的人并没有告诉她,许多人一出生就在青云路上。

        齐大非偶。


  https://www.xxyanqing.net/book/41010200/56885588.html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xxyanqing.net 言情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2.xxyanqing.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