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神道仙游传 > 第三十九章 周易的支教生涯

第三十九章 周易的支教生涯


时光荏苒,一转眼已是九月金秋。

        周易骑着毛驴溜溜达达地来到了离延安府不远的一个小小村庄里。

        这个小村很穷,不说与江南的那些村庄相比,就是比起河南来也差了很多。

        零零落落的农田,散乱地分布在了一片片山岗上,黄土夯成的茅草屋又低又矮。

        一个村里有穷有富很常见,但如果连地主家都吃不上几顿白面的话,也就未免太凄惨了些。

        如今,周易就住在这么一户“贫苦”的地主家里。

        但穷地主也是能有大梦想的!

        嗯!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这年头,因为地主家也没有余粮。所以要改变这种命运,就只能读书了。

        读书可以做官,做了官害怕没钱?

        嗯!很朴实的想法,周易当初听到这个理由的时候,真不是哭不得,笑不得啊!

        陕西不是江南,因为靠近边地,加之贫穷,所以文风一直不盛。(貌似有明一朝,北边的考生都弱于南方。)若是真有才学的,也大多不会愿意到这种偏僻怕贫穷的乡下来。

        这户地主家,打从上上一代,开始从农民跃迁道地主阶级开始,就一直都有让自己家孩子读书地愿望的。

        毕竟,这年头早已经不是“功名但在马上取”的年代了,而是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要从小地主变成大地主,就只能靠读书的时代了。

        这家的地主老爷当年也是被望子成龙地老太爷送到县城里去度过几天私塾的,可奈何天资有限,功名无望,以至于一直到现在,都还只是一户普普通通的乡下小地主罢了。

        但这位地主老爷不甘心啊!

        家里几代人的心愿,不就是改换门庭,继续在地主这么一个康庄大道上一路狂奔么?

        自己不成,自然就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了自己儿子身上。

        可偏偏陕西乡下读书人很少,想请个好老师就更难了。

        如果真的想要读好书,就只有考进延安府城的书院才行啊!

        但开进书院之前,不还得先启蒙么?

        人家书院,可不是不收文盲的。甚至连水平低的一点都进不去的。

        眼看着自家儿子也到了要开蒙的年级了,小地主老爷便开始准备到处寻摸这给自己儿子找个靠谱一点蒙师了。

        只是靠谱的蒙师哪里那么容易找?

        如果连个生员都考不上的老童生,小地主老爷是看不上的。

        人家一嫌学问不够,二是怕晦气。

        毕竟,自家儿子将来肯定是要金榜夺魁的,焉能拜在一个老童生的门下,耽误了自家儿子的学业。

        但除了老童生,能考中秀才的可就都不是一般人,自然也不会有人来这种乡下地方教他儿子的。

        就算愿意来,小地主老爷也不一定请得起了。

        就在这家小地主老爷发愁的时候,周易便溜溜达达地送上门了。

        不就是教个小孩子么?

        周易怎么也是当年在新时代教育流水线混过的人。

        就算四书五经一点不懂,子曰诗云半点不通,但周易依旧还是毫不忏愧地上门去误人子弟了。

        周易为了先声夺人,自编了一个河南生员的身份,只因厌倦名利,却唯愿四处云游去求仙问道,因路过此地之时,见此地有紫气升腾,必将有贵人出世,所以才过来看一看罢了。

        小地主老爷一听,顿时就高兴了。

        贵人出世?

        这不就是应在他家么?

        若此地真有贵人,除了他家,难道还能·是别家的穷鬼泥腿子?

        连书都读不起,如何能做贵人?

        其实,周易也是欺负人家老实罢了。

        秀才又不是道士,怎么可能会望气?

        还紫气升腾.....

        你当是太上老君么?

        而且求仙问道不是应该去名山大川么?

        怎么跑到这个穷山沟沟里来了?

        村里好容易来了一个有功名的读书人,小地主老爷自然是大出血一般地好酒好菜地招待了起来。而且还自持是读过几天书的,虽然未能取得功名,但也算是这十里八乡难得地文化人了。

        平日里,那些高门大户的士绅人家,他高攀不上。自然没办法去附庸风雅一番。

        而对着村里的一帮子泥腿子,不说能不能拉下脸来,就是拉下了脸来,人家也听不懂了。

        只会当东家发癫了而已!

        如今,家里终于来了一个正宗的读书人,自然要好好“讨教”一二了。

        周易的确不太懂子曰诗云,八股文章更是只听说过而已。

        但几百年的见识摆在了这里,糊弄一个乡下土老帽还不是手到擒来?

        几次三番之后,地主小老爷便对着周易的“学问”惊为天人,不住地感叹道:“这又功名的秀才老爷就是不一样啊!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了不得啊!了不得!”

        乡下人有乡下人的淳朴,但乡下人的狡猾,城里人也一样不懂。

        别以为城里套路深,就可以回农村来躲清静。

        其实到了农村,你就会知道——这里套路也一样如山四海地深。

        周易便是在地主小老爷几次三番的套路之下,才“心不甘,情不愿”地停留了下来。

        并由地主小老爷家出资建了一个小小的私塾。

        说是私塾,其实也就是不大的几间土房子罢了。

        原本的地主小老爷的意思是让周易只要帮自己小孩开蒙就算了。

        但耐不住周易醉翁之意不在酒啊!

        在一番“学习需要伴读,文化需要砥砺”的劝说之后,原本的“家学”也就成了私塾。

        收了地主家的小少爷外加几户相对富裕一点的村民以及地主家比较亲近的亲戚家的孩子之后。李家村私塾便正式开张了。

        而周易也顺理成章地成了李家村里最受人尊敬的教书先生。

        “李家村”顾名思义,这里面大部分都是姓李的。

        而且周易大致能确定将星必将出现在这一个小村里,但具体是谁家,会是哪一个小孩。周易就算不出来了。

        周易建立私塾的原因,何尝又不是因为可以光明正大地以“挑选”读书种子的借口,将整个小村的小孩子都一一仔细观察一遍?

        你别说,这个主意还真好用。

        小村里的人穷归穷,没见识归没见识。但一样也不傻。

        听说了周易准备选几个好苗子免费读书的事情之后,本着能占的便宜绝不放过的道理,村里人纷纷将自家的孩子塞到了周易面前。

        想不看都不行!

        没过多少天,周易便把整个村里的小孩子都认识了一个遍。

        “莫非本大神看错了么?”这么多天了,不说李家村,就是附近的几个村庄的小孩,周易都已经看得七七八八了。却依旧没有找到那颗将星。

        弄得周易都开始怀疑自己的观星结果是不是有误了。

        “没错啊!星耀所指之地,就在这里啊!”

        “怎么会没有呢?”这一天,天气格外地晴朗,又逢月初,月光黯淡,群星争辉。周易又一次站在了院子里,仰望着星空,满脸疑问。


  https://www.xxyanqing.net/book/3859/2547125.html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xxyanqing.net 言情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2.xxyanqing.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