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穿越种田之美食图册 > 第3章 第三章茶棚开张

第3章 第三章茶棚开张


苏鱼再三跟村长保证不后悔后,跟村长办好了地契,自己终于在这异世古代有了落脚的地方,高兴啊。

        而且这写地契的是村里的秀才,这秀才面容隽雅,鼻梁高挺,五官精致,最主要是双眸幽深仿佛脉脉含情,用苏鱼匮乏的话形容就是这人眼里有星星。尤其是身姿板正,长身玉立,举手投足间坡含君子风姿。

        难得的是这秀才不过弱冠,气度却是沉稳大气,哪怕苏鱼在现代许多标榜古装美男,也跟这正牌的古装美男差一两度,不但是外貌,而是气质,要不有人说气质是天生的,这个模仿不来。

        古代美男看苏鱼一个女人来买村头死过人的废弃土地庙,还好心跟苏鱼提醒了一下,怕苏鱼被村长给忽悠了。

        可惜啊,这年头凶宅不可怕,没钱才可怕,苏鱼从没把这放在心上。

        不过人家也是一片好心,苏鱼也笑着谢谢了美男的好意,那人一看苏鱼咧着嘴笑着说话,也许认为苏鱼这表现太不矜持了,就转过头不作声了,苏鱼看美男这皱眉表情,也不会自讨无趣,潇洒的走了,跟着村长去接受自己的土地庙。

        地契办好了,接下来就是收拾土地庙,大方面的装修肯定不会,不过这基础改造跑不了,还有屋里的家具虽然不需要多,这床总得有,总不能还睡地上,否则自己早晚得风湿。

        说干就干,第二天苏鱼就风风火火的开动了,苏鱼先找木匠,给自己打了四张长凳和两个桌面,为啥是桌面不是桌子啊,打桌子太贵了,苏鱼自己就去山里找石头,让泥瓦匠给自己盘炉子时,顺便盘了个桌腿。

        这桌腿是石头垒的,到时把桌面一放就好了,这桌面到时搬也好搬,主要是就做桌面的话,可以省不少木料,这里的工艺都是卯榫结构,这桌面为了契合,厚度可不低,自己就打桌面的话,桌面不用卯榫,可以薄一些,省下不少木料钱。

        接着就去铁匠那里打烧水的茶壶和做饭的铁锅。

        还有什么茶壶茶碗啊,这一通杂七杂八下来,花了苏鱼将近五两银子,银子离手离的苏鱼心抽疼。

        还有这房顶也得修补,土地庙年久失修,从屋里抬头能从缝隙里看星星,万一下雨了,自己这屋就变水帘洞了

        苏鱼还找人在院子里搭了一个草棚,天气到时越来越热,人肯定不会在太阳底下喝水休息,有遮凉避雨的草棚是必须的,

        整顿了半个多月,一切齐备,苏鱼就准备正式营业了。

        苏鱼开业前还厚着脸皮,找沈沅清写了一个茶幡和价格牌,沈沅清就是当初给苏鱼写地契的古装美男,美男就是美男,连名字都这么好听,不过当被美男索取50文润笔费时,苏鱼就对美男欣赏不起来了,甚至想把自己带来的木牌和茶幡带走,不为别的,就是嫌贵。

        “那个沈秀才,你看我一个弱女子,实在钱财有限,这润笔费能不能啊,你放心我绝不会让你白写,就是这钱少一点行不行,你也不用可怜我,收我什么十文八文的,你给我便宜一半就可以了。”

        苏鱼不管沈沅清,直接哭丧的表情卖可怜。

        沈沅清一个读书人头一次碰到有人跟自己讲价,也许读书人清高,对这铜臭之事不屑计较,就僵硬的点头同意了。

        给钱时,苏鱼就跟鲁大师笔下的孔乙己数大钱一样,把钱都放在桌面上,用手指一个一个拨着数,看的沈沅清眉角一抽一抽的。

        临走苏鱼还笑呵呵的说沈沅清有空可以去自己的茶棚吃茶,自己请客,不用钱。

        虽然美男铜臭,可这服务不错,字写的真是一个工整,尤其茶幡上的“茶”字带着一股飘逸潇洒的意味,小字也许许多人能写的整齐漂亮,但大字未必能写好,所以写大字才能体现一个人的书法功底。

        自己这茶幡是给沈帅哥打广告了,早知道应该再让润笔费便宜点了。

        苏鱼把水分成白水和茶水,白水一碗水1文,一壶水五文,茶水一碗水2文,一壶水10文。

        茶叶肯定都是茶叶沫子煮的,这年代茶叶多贵啊,自己怎么会用好茶呢。

        不过苏鱼的茶水跟别的茶摊的不一样,别的茶摊是直接把茶叶沫放进壶里一块煮,喝茶的人喝水时,时不时得学羊驼吐口水,吐出嘴里的茶沫。

        苏鱼则会用一块纱布,把茶叶沫包起来再煮,跟现代茶包一样,这样的话,路人喝茶时,就不用时不时跟鱼吐泡泡一样吐茶叶沫,最最主要的是,这样茶叶就不会浪费,可以多煮几次了,苏鱼是把勤俭节约落实到了实处啊。

        苏鱼还自己设计了烧水的炉子,炉子台面特别大,不过火口只做了两个小口刚好放下烧水壶。

        火口可以用铁盖盖着,如果烧水的话,就拿去铁盖,水开后就用铁环盖住密封。水壶可以放铁盖或者炉面上保温,旁边还放着凉白开。

        茶水烧的特别浓,要茶水的话,用白水勾兑就可以了,省的一壶一壶的烧茶水。

        第一天开业,苏鱼一上午就忙活烧水了,上午路过的人都是急匆匆路过,没一个客人。苏鱼也不急,赶路的人都是等着中午要吃干粮时,才要喝水,上午没人正常。

        快中午才有人路过时看了苏鱼的茶棚一眼。

        苏鱼一看有人探看,就开始招呼生意了,苏鱼前世做销售,知道许多人在买卖时都会纠结,这时候就体现销售的助推作用了,帮顾客做决定。

        “客官,要不要来茶棚歇歇脚,这离驿站还有三十里地呢,现在可以来喝水歇一歇再赶路不迟。”

        这人一听,还需要半天路程,也就不急这一时,顺腿走了过来,坐在长凳上

        “老板娘,你这茶水怎么卖”

        生意上门,苏鱼热情的介绍起来,这人就顺势要了一碗热茶水,不管生意大小,有生意上门就是好兆头。

        这开头客来了,陆陆续续就有人自动的来茶棚喝水。散客一般都一碗水的要,两三个人的就会要一壶水,大部分都是用水就着干粮。

        古代的干粮就跟苏鱼当初做的喜饼似的,甚至还不如苏鱼的干粮,因为一般是高粱面为主,现在也没有什么精细加工,名副其实的粗粮,体现就在干咽辣嗓子,不喝水很难下咽,这有热腾腾的茶水兑着干粮还是比较好入口的,所以午饭时间茶棚就人满了。

        有的没凳子的,就在路边蹲着喝水,甚至有着急赶路的,都不坐着歇脚,要了水,端起来一口气喝了,继续骑马赶路。


  https://www.xxyanqing.net/book/37387368/56972645.html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xxyanqing.net 言情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2.xxyanqing.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