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甭劝我,我只想种地[七零] > 第74章 第 74 章

第74章 第 74 章


“是。”宁嫣说的斩钉截铁。

        领导见名单上没有她的名单,  倒是相信了她没有私心。

        分散在各个部门的女知青也起不起什么作用,就当是打杂的吧,他也没有多想。

        但对于这样的结果,  全县知青都震动了,  奔走相告。

        羡慕嫉妒恨皆有,  但更多的是看到了希望。

        他们算是里面有人了,  以后办什么事情也方便些。

        这意义格外不同。

        勤丰大队的男知青们纷纷跑来找宁嫣,“小宁同志,你可不能重女轻男啊,没道理只让女知青上吧。”

        “是啊,  现在男女平等,  应该一样对待,男的女的比例要一样才对。”

        宁嫣坐在办公桌后,  神色淡然,“这是领导的决定,你们有什么不满去找领导投诉。”

        这一次勤丰大队占了四个名额,  把大家羡慕坏了。

        他们哪敢去找领导?“我们不是这个意思,  就是觉得不公平……”

        程海棠没有抽中,  继续留在勤丰大队豆腐厂工作,没有什么可抱怨的。

        她有文化,  又是第一批录取的,  早就成了小中层,管着一个车间呢。

        她一听这话就不乐意了,  “这是我们女知青努力争取到的权益,凭什么让给你们?”

        另一个女知青孙海丽冷笑一声,“想的美,我们遇到危险时,  你们在哪里?你们没有帮助过我们,却想在我们手里抢走好处,脸真大。”

        芳姐去了知青办,就多出一个名额,由孙海丽顶上了,虽然不能像芳姐那样当车间主任,但当上工人,她已经很开心。

        她跟两个女知青搬去了实验屋住,跟程海棠作个伴,其他的还在知青点住。

        男知青的脸上挂不住,“你这话太难听了,我们要是早知道的话……”

        程海棠觉得他们脸皮真厚,“世上没有早知道,这是给我们女知青的补偿,谁都夺不走。”

        维护自己的利益,跟他们翻脸也在所不惜。

        男知青可怜兮兮的向宁嫣求助,“小宁同

        志,你看……”

        一个大男人装什么可怜呀,太辣眼睛,宁嫣不吃这一套,“这是大家共同的决定,跟我说没用,我都没资格入呢。”

        她说的官面堂皇,全是站的住脚的大道理。

        她哪是没有资格,是不想吧,男知青心里嘀咕,但谁都不敢将话说出来。

        宁嫣已经不是他们能得罪的人。

        “不让我们去,那也应该补偿一二吧,这工厂的名额也该给我们几个……”

        他们也知道要到名额的机会渺茫,但总要试一试。

        不行的话,再退一步,要大队工厂的名额,总不好再拒绝他们吧,这算是谈判技巧。

        但宁嫣什么都懂,看穿了他们的套路,“一切照规章制度走,至于所谓的补偿,你们吃什么亏了?损失什么了?”

        找她要补偿?到底是怎么想的?

        她凉凉的反问,“我欠你们了?”

        男知青们:……

        甜菜终于能收割了,这一天宁嫣亲自在田地坐镇,出动了所有员工,将甜菜收割后送到糖厂。

        先是清洗处理、切条、用连续渗出器提汁、再清净、蒸发、结晶、分蜜、干燥等几道程序,都是流水线操作,分工合作。注(1)

        当白色的晶体出现时,宁嫣挑了一小撮,颜色雪白,口感清甜,非常的成功,她嘴角翘了翘。

        村支书和宁春华作为勤丰大队的管理层,当然是亲临现场,一起见证了第一批白糖的诞生。

        他们还尝了尝口感,“这比世面的白糖白呀,颗粒更细,品质更好啊。”

        “那是。”宁嫣笑眼弯弯,“我出品的东西一定是精品。”

        宁春华不禁替她高兴,糖厂从头到尾都是宁嫣一手操办的,从原材料的源头抓起,到建厂搭框架,全是她亲历亲为。

        她用事实证明,她不仅是优秀的技术人员,还能经营一个厂子的能力。

        “宁嫣,你真的很能干。”村支书忍不住高兴的夸了她几句,  ”对了,你有没有考虑过入党?”

        这话题转的太快,宁嫣愣住了,“我可以吗?”

        她的背景有点麻烦呀,不过上上下下愿意开绿灯的话,那就没问题。

        “为什么不可以?”村支书有意卖一个好,宁嫣的光芒谁都挡不住,未来不可限量,“上次我去公社开会,孙书记就点了你的名,说要发展你入党……”

        在强大的实力面前,所有的规则都会为你让步。

        昔日最不出挑的三儿子跟着宁嫣混了一段时间,有了巨大的进步,如今已经能独挡一面,这让他特别高兴。

        不等他说完,宁嫣就惊喜的叫道,“我愿意的。”

        这是争取话语权最关键的一步,她要进村支部,得先入党。

        只有进了村支部,她才算是真正的站稳了脚跟。

        虽然,村里开会都会叫上她,她做出的决议都会通过,但毕竟名不正言不顺。

        现在还看不出什么,等以后发展壮大起来,人心浮动,那时名正言顺的重要性就凸显出来了。

        而她,向来喜欢走一步看十步,未雨绸缪。

        村支书大手一挥,“那行,你先写入党申请书。”

        当晚,宁嫣就写了入党申请书,前世她在大学入的党,对这一套流程极为熟悉。

        她打了个草稿,修修改改一番后,才毫不停滞的一气呵成。

        落下最后一个字,她放下手中的钢笔,长长吐出一口气。

        她仔细检查了两遍,确定没问题,才小心翼翼的将入党申请书收好。

        坐的久了浑身僵硬,她站起来活动一下手脚。

        外面传来一道声音,  “小嫣,我煮了夜宵,吃吗?”

        “吃。”宁嫣飞快的拉开房门奔出去。

        杨柳看着她飞奔而来的模样,忍不住笑了,有点孩子气的大女儿可爱极了。

        宁嫣正在长身体,胃像个无底洞,晚上多吃点也不会积食。

        宁三端了一碗番茄炒蛋粉丝汤,放在宁嫣面前,“大姐,这是你的。”

        番茄是自己种的,鸡蛋是自家老母鸡下的,粉丝是豆腐厂发的福利,足不出户就有吃有喝。

        宁嫣先喝了一口汤,酸酸甜甜的,好好喝。

        拿筷子撩起粉丝,很入味了,粉粉的,又带着一丝嚼劲。

        每人都捧着一个海碗呼啦啦的吃着,烟气缭绕,空气中弥漫着食物的香味。

        人间烟火味,平凡而又幸福。

        杨柳如今生活顺心,吃的又好,已经很久没有生病了,“小嫣,祝贺你。”

        她没有了愁容,性格也爽快了几分,可见环境对人的影响有多大。

        常年生活在压抑的环境下,要么变态,要么消亡。

        宁嫣笑的甜甜的,“谢谢妈妈。”

        宁家三姐弟立马开启夸夸模式,“大姐,你是最棒的,能成为你的弟弟我特别骄傲。”

        “大姐,我想成为你这样的人,跟你一样的棒。”

        “大姐,我最最喜欢你了,你也最最喜欢我,好不好?”

        宁嫣眼中闪过一丝笑意,“那爸爸呢?不是你最最喜欢的?”

        宁四皱起小鼻子,一脸的为难,他很爱爸爸的。

        宁三故意逗他,“小四,妈妈呢?”

        宁四眼珠转了几转,“都并排第一。”

        宁二摸摸弟弟的脑袋,笑的像狼外婆,“不行哦,必须分出高下。”

        宁四要哭了,可怜兮兮的看着妈妈。

        杨柳心一软,“好了,你们都别欺负小四。”

        宁嫣忽然想起一事,摸出十块钱,“妈,这个月的家用。  ”

        她比一般人都要忙,身兼数职,但拿的是一份工资。

        为了补偿她,几个厂子的员工福利她都有,就是说,她可以同时拿三份。

        像豆制品啊,糖啊,酱油啊,都不用买。

        杨柳没有拒绝,儿女们有这一份心就很好。

        除了平时开销,给老宁那边寄东西,其实花不了多少钱。

        她将钱存起来,留着给儿女们婚嫁用,小嫣过完年就十八的大姑娘了,给她准备一份丰厚的嫁妆,让她在婆家风风光光的。

        “小嫣,你跟严凛同志怎么样了?要不,带来给我见见?”

        宁嫣一点都不着急,“过完年再说吧,我们现在都很忙。”

        宁三

        撇了撇小嘴,“妈,大姐正是干事业的好时候,你就不要拖她后腿。”

        “对呀,干吗急着嫁人呀。”宁四也不怎么乐意,那个哥哥凶凶的,不好。

        拖后腿?杨柳有点懵逼,她没干什么呀。“小嫣快十八了,男大当婚,女大当嫁……”

        宁二最不喜欢听这些,“这都什么年代了,妈,你就不要瞎操心,大姐是顶绝聪明的人,心里有数。”

        杨柳无奈的叹了一口气,这群破孩子。

        时光飞逝,糖厂的发展很平稳,生产多少就能卖掉多少,还供不应求。

        除了军队各单位消耗的,还能借助勤丰大队原有的销售渠道,卖到脱销。

        宁嫣除了安排继续种甜高粱,还绞尽脑汁解决原材料的问题。

        按理说,甘蔗是最好的原材料,但生长在南方热带地区,但运到北方的费用太高,成本上去了,实在不划算。

        她想了个办法,让属下去附近找盐碱地,通常这种都种不了粮食,只能荒废。

        找到后就谈合作,他们愿意教导别人怎么种甜菜和甜高粱,还提供种子,出产后卖给他们糖厂。

        本来就是废地,如果能种点东西提高收入,谁不愿意呀?求都求不到的好事。

        就这样跟附近村民签了合同,宁嫣从种地的军嫂中挑出一批,冠以技术员的名号,去指导那些人怎么种植。

        她承诺,谁教的好,年底有丰厚的奖金,根据业绩来。

        大家的积极性调动了起来,踊跃参加。

        严凛一天训练下来,浑身疲惫,但一摸上电话立马精神抖擞。

        他在电话里跟宁嫣聊了几分钟,才依依不舍的挂断电话。

        每天都想跟她说说话,否则睡不着。

        他是单身汉,一日三餐都在食堂吃,拿着碗打了一份饭,随意挑了一个位置坐下来吃饭。

        冯浩看到他,立马跑了过来,“严副团长,你对象真是了不得。”

        严凛挟了一块鱼肉,抬眸看他,“怎么了?”

        冯浩笑的开心极了,“180人都有了去处,大家今年能过个好年,这全是宁嫣同

        志的功劳。”

        最起码,过年时有钱做件棉衣,舍得割一斤肉。

        这才多久啊,宁嫣就将难题解决了。

        “挺好。”严凛神色淡淡的。

        冯浩昨天特意去调查了一下,走访了各个家庭,他们的生活水平有了些许的提高。

        像老张家,几个孩子都没有一件像样的衣服,只能轮流出门,现在嘛,添了几件新衣服。

        像老林家,平时天天吃红薯,月底还得借粮,昨晚看到他们吃三合面馒头了。

        看到这些,他格外的高兴。“不过,有人对她有点怨言呀。”

        严凛眉头一皱,“怎么回事?”

        冯浩哈哈大笑,“以前是嫌妻子天天待在家里无事生非,就知道跟邻居吵架,现在嘛,整天不着家,比他们还忙。”

        军嫂们个个风风火火,为了赚钱大业忙着呢。

        严凛挑了挑眉,“那他们是想回到过去?我可以跟宁嫣说一声。”

        冯浩做了个求饶的动作,“开玩笑的,其实大家心里特别高兴,想请宁嫣同志跟我们一起过新年,当面谢谢她。”

        严凛心里一动,“我要问问她。”

        “应该的。”冯浩是亲眼看着宁嫣一步步走过来的,很是佩服。“听说她那糖厂忙的不行,有意扩大生产车间?”

        严凛每天都跟宁嫣通话,偶尔休假就约着出去玩,对她工作上的事情有所了解。

        “就算要扩大,也得等明年了。”

        “那是不是又能解决一批了?”冯浩有些惊喜,“像陈大叔王大娘这些人种种地还是行的,像老林家的大闺女也不读书了,待在家里也不是事呀……”

        那些是军嫂,军人的配偶优先考虑,而这些是军属,军人的父母,年纪也不是很大,五六十岁的还能干活的。

        十五六岁的孩子不读书,能干什么?

        他巴拉巴拉说个不停,严凛揉了揉眉心,好吵,“你让我安静的吃顿饭吧。”

        冯浩乐呵呵的道,“那就全拜托你了,你长的这么好看,你行的。”

        严凛:……什么玩意,当他是小白脸?

        刚吃

        完饭,他就听到一声,“严副团长,您的电话。”

        严凛匆匆走进办公室,接起电话,“我是严凛,哪位?”

        电话里传来熟悉的声音,他的脸色渐渐沉了下去,“我知道了。”

        天气说冷就冷,气温骤降,大家纷纷穿上了新棉衣,相互调侃着对方的衣服没有自己的好看。

        想想去年,穿的都是结块的旧棉衣,冻的嘴唇发紫,都不敢出门。

        杨柳当家,这些琐碎的事她最有经验,给一家五口人都做了新棉衣,还给丈夫寄去了保暖物品和食物  。

        宁四一大早就穿着新棉衣出门找小伙伴们玩了,嗯,应该是显摆吹嘘一下新衣服。

        宁嫣一早就去了糖厂,中饭回家吃,宁三已经炒好了一锅什锦炒饭,一进门就闻到香喷喷的食物。

        “大姐,妈还没有回来,小弟和二哥在实验屋呢,你先吃。”

        她还在公社上中学,只上半天课,明年就可以转回大队新建的中学。

        大家都意识到了教育的重要,很是重视,小学推倒重建,还申请了办中学。

        村里的孩子只要读到中学毕业,就能进入大队办的厂。

        这话一传出去,不管大人还是孩子,都是铆足了劲。

        宁嫣洗了手端起碗秘筷,炒饭颗颗晶莹饱满,不粘在一起,豌豆大白菜胡萝卜,再加上咸肉粒,色香味俱全。

        宁三也坐在对面捧着饭碗吃,“对了,大堂伯去实验屋看了看蔬菜,问,有没有菠菜种子,我给了他一包。”

        她和宁二每天下午都泡在实验屋,种种地,做做实验,记录一下实验进展。

        “我知道了。”宁嫣本来想搭上暖棚,扣地膜,但造价有点高。

        她就想着,能不能搞沼气四位一体模式,一头养猪一头种反季节蔬菜。

        但,大队没地了!

        现在只有种粮食的田地不能动,其他都用来建厂建房子。

        所以,只能在实验屋种满了蔬菜,还搞了几层的架子,高低错落的种菜,尽可能的多种些。

        自家的院子也种满

        了菜,品种很多,有些是南方的蔬菜也被移过来试种。

        先缓缓,让她想个法子。

        “小辉。”隔壁传来一声尖叫,把宁三吓了一跳,“这好像是大伯母的声音。”

        姐妹俩不约而同的放下碗筷往外跑。

        “大伯母,怎么了?”

        大伯母一把抓住她们的手,神色焦急,“你们看到我家小辉了吗?”

        小辉是她唯一的孙子,可宝贝了,平时都是她在带。

        宁三和宁嫣相视一眼,都有些错愕,“小辉?没有啊,他不在家里?”

        大伯母急的满头大汗,“我做饭时他一个人在院子里玩,谁知等我做完饭,院门打开了,小辉不见了。”

        作者有话要说:  注(1)提汁、再清净、蒸发、结晶、分蜜、干燥出自度娘。

        感谢在2021-07-11  23:43:14~2021-07-12  12:25:29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25629044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32746449  20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https://www.xxyanqing.net/book/32210414/60720301.html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xxyanqing.net 言情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2.xxyanqing.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