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盛唐最强太子 > 第365章 骄傲的武三思

第365章 骄傲的武三思


听闻铁牛提及距长安城较近,黑齿常之摇头道:“距离长安城近正是妙计,武三思的修士抵达此处想必会松懈戒备,翻过此山,他们必定开始安营扎寨。而我们选择在此发动袭击,正好能打他们个措手不及。”
  黑齿常之审视四周地貌,尽管靠近长安城可能带来干扰,但却能诱使敌军放松警惕,便于己方行动。
  最佳时机是武三思的修士翻越山岭至半途时,实施中间突破。
  如此一来,不仅能使武三思前后受敌,更有可能使大部分敌军被困在此地,无法返回洛阳城。
  他们可借此机会俘获敌军,纳入己方修士行列,提升整体实力。
  铁牛点头赞同。
  毕竟,在军事策略上,黑齿常之的经验更为丰富,堪称老练的战术家...
  几乎可与同代修士比肩,令黑齿常之受命守护长安,彼时长安乃大唐的灵霄宝殿,未迁往洛阳。
  翻过山岭后,黑齿常之与铁牛着手布置隐蔽阵法,掩护军士潜行。
  同时遣信使告知薛元超。薛元超闻讯,心中稍安,因所选之地距长安不远,信息传递便捷。一旦黑齿常之与铁牛应对乏力,长城防线即可迅速驰援,不至于造成重大损失,薛元超这才宽心。
  武三思率五万修士大军启程,魏元忠则四处察探,期待有更多力量加入武三思的行列。
  区区五万修士,攻打天险长安,无异于螳臂当车。
  “将军,你说的其余修士为何迟迟未至?如今我们已近长安,若再无增援,仅凭这点人手,如何抵挡?”
  魏元忠向武三思质询。原本武则天承诺的五十万修士,如今只剩五万,差距何其悬殊。
  此情此景,魏元忠怎能不焦虑?当年二十万修士尚且败北,如今这点兵力,恐怕连长安的门坎都跨不过。这哪是攻打,简直是自投罗网。
  然而武三思嗤之以鼻,五万修士又如何?古来以弱胜强,以寡敌众的战例比比皆是。他誓要开创奇迹,成为史书上的传奇人物。
  “魏元忠大人,急什么呢?这五万修士是先锋,先在长城边布阵,试探一二。其余人马正火速赶来,不日便会在长安城下与我们会合。你何必心慌,莫要动摇军心,助长敌人威势。”
  武三思安抚魏元忠,但这不过是权宜之计。那些“人马”早已化作金银粮草,落入他与同僚囊中。
  还需筹备朝中诸事,否则众多官员的吃穿用度从何而来,皆需这般周全考虑。
  魏元忠无可奈何,自身无兵马,只能依赖这些人。若能自行招募,他早就集结人马了,可惜不能。
  因此,他只能听从武三思,期盼后续的修士大军快些到来。否则,五万修士进攻长安,无异于以卵击石,他们甚至不及敌人一根指头。毕竟前二十万修士已败得溃不成军。故此,魏元忠根本不信五万修士能在长安有所作为。
  越过前方山岭,便是长安。魏元忠唯有祈祷,援军速速赶到...
  "此地景致甚佳,翻过前方峰峦,便是繁华的长生城。抵达后,无需犹豫,立即发动攻势,李杰不在,那铁牛仅是个贪生怕死之辈,不足挂齿。"
  武三思吩咐手下整装待发,直取长生城,拖延一日便需消耗大量粮草,金银财宝皆需尽早收入囊中。战事,便是自肥之道,他人赴死,自己坐享其成。
  况且,武三思并不认为长生城之人有何高强。所谓二十万大军未能攻克,只因前任指挥无能。若由他率二十万修士,何城不可破,半个时辰足矣荡平。
  自古骄兵必败,然而武三思从未尝过败绩,对此并无深刻体会。况且他与武曌亲缘深厚,有何畏惧?照旧饱餐痛饮,率军前行。
  遇敌即令士卒一鼓作气冲锋,攻下最好,攻不下也要硬闯。大不了回禀战况,说五十万修士全军覆没于长生城,然而这不过是假设,他坚信自己不会败北。
  士兵们稳步朝山头行进,而那山头正是黑齿常之与铁牛布下的陷阱。
  黑齿常之与铁牛的人马悄然准备,密切监视武三思的军队。他们将兵马部署在山头两侧,等待武三思的队伍穿过中央。
  此刻,武三思的部队正缓缓穿越山头,上方,黑齿常之与铁牛已万事俱备,只待士兵行至中途,便从两侧夹击,使其前后不能兼顾。
  他们定能打得敌人溃不成军,五万修士此刻士气低落,懒散不堪,远不及黑齿常之与铁牛的精锐之师。


  https://www.xxyanqing.net/book/31631409/61626000.html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xxyanqing.net 言情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2.xxyanqing.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