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听说我善良可欺 > 第61章 夏税

第61章 夏税


不过秦简音留心去详细了解了一下,发现用普通的石磨来磨藕粉,还是有些不方便。

        官员便向他解释,因为这种粉汤也是头回弄出来的,新鲜玩意儿,县里官员们就想着先试试,要是受欢迎,就再多做些,顺便研究一下有没有更好用的石磨。

        “不错。”秦简音很欣赏他们县衙勇于尝试创新并小心谨慎的态度,觉得他们未来可期,一高兴,当时就答应给他们多联系商户,多推广门路。

        受了一番表扬,几个随同的砀县官员笑得牙不见眼。

        但是秦简音也好奇一个问题。

        按道理说,这藕粉可算是秘方了,本地官员竟也不藏着掖着,而是直接讲给他听。

        他道:“你们就不怕本官将这方法告知其他县的官员么?”

        一路上给他讲解的那名胖乎乎的官员姓何,也是本地的县尉。

        何县尉摇摇头,说:“去年我们县遇到难题,向青石县的楚知县打听怎么种藕的时候,他也没藏私,所以下官和县内诸位同僚就想着,有什么好东西也可以教给人家知道,只要人家也愿意对我们开诚布公就行。”

        有钱一起赚,这样衮州才能走得长远。

        何县尉的回答是秦简音没想到的。

        全程何县尉都一副过分殷勤的样子,着实令人害怕,此刻却显出几分气概,叫人十分佩服。

        但是秦简音还未说什么,那何县尉又将眼睛笑没了,“当然,上行下效,归根结底,还是因为衮州有您这样为民着想的知州,县内官员们才不敢不尽心。”

        好吧,果然不可轻易对一个人作定论,秦简音想。

        不亲眼看见,谁会知道一个勤勤恳恳干实事儿,造福乡里的官员溜须拍马也能这么熟练呢?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还有的忙,运农货出去卖的事,不止秦简音得操心,各县官员也得上心。

        此前衮州农货品质不错,口碑已经立起来了,今年再运出去卖的时候,明显比去年受欢迎得多。

        等农货全部卖完了,而后要记账、核账,收税,一级一级分拨卖农货所得的利润。

        昏天黑地没完没了算不尽的账簿子,让一帮掌管财务的官员痛并快乐着。知州说了,他们算账辛苦,到时候会额外加薪的。

        忙忙碌碌的,直到腊月,众人才算彻底清闲下来。

        冬天好啊,官员清闲,百姓们也清闲。

        一年到头操不完心的几亩地这时候也陷入冬眠,静静等待来年的耕种。闲不住的农户可以做点活计赚点散碎零钱,有点儿闲情逸致的,便抽空进城逛逛。

        衮州城里城外看着热热闹闹,任凭谁也想不到,一年之前,他们中的大部分人还要靠州里县里的救济粮度日。

        秦简音也趁着不太忙的时候,在钟口城里转了转。

        冬天到了,街上开始有人卖糖葫芦,他瞧着红彤彤的喜人,豪气地买了四串。

        城里百姓对他们这个闲不住满大街走的年轻知州也见怪不怪了,该做什么做什么。

        衮州的糖葫芦没涨价,四串十六文钱。

        秦简音分给川芎和防风一人一串,自己吃两串,美滋滋。

        防风没吃过这种小零食,试着尝了一口,酸得脸都皱起来,捂着嘴不知该咽还是该吐,便把剩下的给了川芎。

        于是就见秦简音和川芎两个,一人抓着两串糖葫芦,吃得不亦乐乎。

        吃到一半,秦简音看防风的脸还是皱着的,有点儿同情地说:“以前钟口城有家茶馆,那掌柜的做得一手好茶点,他的东西肯定合你胃口。”

        可惜江掌柜早关门了,不然今天还能买点糕点回来吃,多好。

        但秦简音也不忍心看防风独自皱眉,于是给他买了碗糖水——多可怜啊,长到这么大,连零嘴都没吃过几回。

        快过年了,大街上有不少置办年货的百姓,瞧着热闹,也提醒了一行三人。

        秦简音岂会注意不到川芎渴望逛街的眼神,便放他独自去采买年货。

        “去吧,回头府里给你报销。”

        川芎一笑,重重点头,欢欣地钻入人群中。

        “真好,还是少年心性。”秦简音目送川芎离开,笑着说了一句。

        从乾玄队出来的,能有如此心性,实在难得。

        “公子年纪也没比川芎大几岁,却稳重内敛许多。”防风一向少言,此时放松下来,忍不住有些感慨。

        话一出口,防风自觉不妥,“属下失言,请公子责罚。”

        “别太拘束。”秦简音无奈地叹了口气,随意一瞥,从小摊上买了个绣着吉祥鼠的香包抛给防风,“快到你的本命年了,拿着吧。”

        防风伸手接住香包,下意识去闻,浓郁的香草气味萦绕在他的鼻尖。

        他后知后觉地感受到,自己对秦简音的认识还不够。

        果然,师弟虽没心没肺了些,但直觉一向很准,秦公子是个柔和的人。

        秦简音不知他在想什么,含笑说:“今年热热闹闹的,大家一起好好过个年。”

        防风也笑了一下,“嗯。”

        但是秦简音的愿望注定落空。

        大年三十除夕夜,钟口城里的赵家和钱家发生了口角纠纷。

        两家是邻居,其中一家的小孩跑出来放爆竹,不小心点了草垛,差点烧了人家的房子,一来二去的,两家打了起来,闹进了衙门。

        公堂上来了许多人,多得大堂里都跪不下,还有些被挤到外面去了,乌压压一片,总有几十号人。

        秦简音眼皮一跳。

        他从饭桌上被叫过来,一开始还在想,为什么年三十的能闹到公堂,敢情是因为打群架啊。

        大过年的,和气要紧,两家还是邻居,低头不见抬头见的,有什么矛盾,还是调解一下,说开了比较好。

        州衙里其他属官也赶过来,一齐苦口婆心地劝导两家人。

        “孩子还小,气不过就叫他父母好好教训一顿得了,闹到两家人翻脸的程度,何苦来哉?”

        “大过年的,闹这一场多不好,打也打了,骂也骂了,坐下谈谈行不?”

        “你两家都是做买卖的,还都在商会里,少不了要帮扶着,和气生财嘛。”

        “……”

        劝了大半宿,好歹两家握手言和了。

        两家长辈自觉给州里官员们添了麻烦,想要出言告退,听见知州温和地说:“来都来了,诸位不如一齐在这守岁吧。”

        算算时间也差不多了。

        不多时,城内响起此起彼伏的爆竹声,一个时辰前还吵到脸红脖子粗的两家人团团围坐在州衙大院里面面相觑,集体守岁。

        最后赵、钱两家人心情复杂地走出大门,秦简音还率领一帮官员站在后边,一脸和蔼地笑:“下回别再来了嗷!”

        …………

        昌国税收以江水为界,江水以北分春秋两税,江水以南分夏冬两税。

        衮州恰在江水以南,收齐新一年的夏税时,大约比以前翻了一番还要多。

        平均来算,从前的衮州夏税能有十五万银两的话,今年足有四十万两。

        无他,新一季的农货种类多、销路广,譬如藕粉和果干,还有山茶,继菌菇酱之后,都被挑中运进皇宫做贡品了。

        衮州上至官员,下至百姓,可谓扬眉吐气。

        近些年来,其他地方的人提起衮州,总有些瞧不起。

        同在江南这片地方,怎么人家几个州混得风生水起,偏你衮州凄凄惨惨戚戚,好些城县连夏税和冬税都交不起?

        但今年大不一样。

        虽说和江南其他几个州相比,衮州的税收还差了点,但是他们前途无量啊!等再过几年,定然能一举反超,拳打雍州,脚踢乾州,教别人不能望其项背!

        秦简音其实不大能理解他手下几十个官员的思路。

        比什么不好,偏偏比税收,乍一听,跟他压榨了治下百姓似的,他才没有。

        相较州中其他几个城县,他最关心青石县的情况。

        今年夏季,青石县的果区迎来了第一轮丰收,什么桃干、桃酱、桃饼之类的农货卖得很好。

        考察组也特地走访探查了,得出的结论是,衮州其他地区基本都适合种桃树,结出的果实大,甜。

        这个结论让秦简音放下心来,同时又开始暗搓搓计划起来。

        卖酱卖得太多,外面都有人给衮州起外号叫酱州了,这可不行,酱州哪有桃州好听?所以看来他得多种树,免得人家一听说衮州,满脑袋想的都是菌菇酱。

        江南夏税的结果自然也递到了京城。

        李绘文对自己这个未来的接班人十分上心,比皇帝还要关注衮州的近况,接到夏税统计的奏折后,最欣喜的人就属他了。

        他难掩喜色,要户部调出往年衮州税收的档案,再三核验,最后乐颠颠地捧着折子进宫觐见。

        皇帝现下不忙,于是立即着人传他进来,没叫他多等。

        李绘文将折子呈上去,开门见山道:“陛下可看过今年江南夏税征收的账册了么?”

        “还不曾,怎么?”皇帝摇头,忽然有种不好的预感,提前伸手揉了揉自己的太阳穴。

        果不其然,李绘文上前一步,笑得满脸都是褶子,“今年夏税,酱州……啊不衮州足有四十三万六千六百三十九两,比起其他几州虽然少了些,但足见秦知州之能。”

        “善。”皇帝面上也现出高兴的神色。

        就是这税收怎么还有零有整,听起来显得怪寒酸的。

        下一刻皇帝反应过来李绘文要说什么,先一步打断说:“书成,你可考虑清楚了,怀疏年纪不大,恐怕不能服众啊。”

        这个理由的确有几分道理,但是明显不能说服李绘文。

        当初太/祖起事,秦路跟随左右,彼时不过二十五六,秦宽拜相时也不过二十六岁,所以秦简音的年龄并不是什么大问题。

        便是现任银甲军大将军的周诚,十五岁时都开始带兵了。

        昌国可不缺青年才俊。

        由此可见,即便秦简音立刻拜相,也不会显得很特殊,倒不如乘着合并辰国的时机,抓紧机会,好让他成一番伟业。

        李绘文心中有成算,但面上不显,故意长叹一口气,作出十分失望的样子,道:“陛下既然不肯现在答应,那就准臣休假。老臣年纪大了,想去城郊的避暑山庄休憩几日。”

        “可。”皇帝刚刚拒绝他,不好再拒绝一次,也不忍心叫他一把年纪了还累着,点头应允了。

        至于丞相的事务……叫周谨代为处理几日,也不是不行。

        “多谢陛下。”李绘文低头拜谢,谁也没看见他眼底闪过一瞬的狡黠。

        这几日周谨在大理寺那边忙碌,于是皇帝决定,迟些日子再告诉他要代管丞相事务这一不幸消息。


  https://www.xxyanqing.net/book/29349065/57785574.html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xxyanqing.net 言情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2.xxyanqing.net